洪熙皇帝

洪熙皇帝(1425—1425年)

  明仁宗洪熙皇帝名朱高炽,洪武十一年(戊午,1378年)七月廿三日生于凤阳,明成祖永乐皇帝长子,母仁孝文皇后徐氏为开国元勋徐达之女。朱高炽幼年即读儒家经书,沉静好文,在祖父朱元璋时期就粗知儒家治国之道,深受朱元璋的宠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册封为燕世子。永乐二年(1404年)被立为皇太子。永乐七年(1409年)以后,成祖朱棣因北征和筹划迁都,常留北京,命太子朱高炽监国,处理国家日常政务。直至永乐十九年(1421年),随成祖到北京。监国时期的朱高炽,是在父皇多疑,汉王朱高熙、赵王朱高燧二王的陷害中度日的。高炽性格文静,体弱多病,性格与永乐相左,日而汉王朱高煦因“靖难”有功得到永乐帝的宠爱,永乐帝有易立太子之心,以致父子矛盾日益尖锐。由于有杨士奇等大臣的大力协助,在保卫北平、处理日常政务、处理臣属关系及皇家父子、兄弟关系诸方面都适宜无错,加之汉、赵二王夺嫡野心暴露,被永乐贬斥,太子妃张氏和皇孙朱瞻基受到永乐帝的宠信,使朱高炽度过了监国时期的危难。十余年的监国经历,使朱高炽认识到社会存在的问题,提高了他的治国能力,为其登极后稳定统治秩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永乐帝死于北征归途。皇太子朱高炽在大学士杨士奇、杨荣尚书蹇义夏原吉等支持下即位,次年改年号为洪熙。洪熙帝登极后,顺应时代潮流,针对朝政的弊病,采取了减轻民困、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等一系列措施。首先平反冤狱,释放夏原吉等因谏阻北征而入狱的旧臣,释放东宫旧臣并复官,而且宽赦建文时代诸臣家属,有利于维系人心和稳定统治秩序。停罢下西洋宝船及在各地采办金银等物,以减轻人民负担。调整统治机构,提高阁权,使内阁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重要机构。洪熙还一改永乐时的暴政,他褒奖直言,虚怀纳谏,此举虽然仍有相当的局限性,但与永乐时期相比,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体弱多病的洪熙皇帝,登极后从政仅8个月,就一病不起,于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十二日,死于钦安殿,年48岁。卒谥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庙号仁宗。葬北京昌平献陵。TAG标签耗时:0.064661026000977 秒

关键词: 徐达 朱元璋 监国 汉王朱高煦 靖难 杨士奇 北平 太子妃张氏 朱瞻基 大学士 杨荣 尚书 蹇义 夏原吉 内阁钦安殿 天体 庙号

大事年表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 甲辰)
正月 复命郑和使西洋。
四月 帝自北京出发,率先命集中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五都司及另三卫兵会合于宣府之大军北征。命皇太子监国,大学士杨荣、金幼孜扈从,杨士奇辅助太子。
七月 十七日,驻于榆木川。成祖病危,召英国公张辅受遗命:“传位皇太子”。次日,卒,年六十五。
八月 十五日,皇太子即皇帝位。以明年为洪熙元年。进杨荣太常寺卿、金幼孜户部侍郎仍兼大学士,杨士奇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黄淮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俱掌内制。
九月 上永乐帝谥号为“太宗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后曰“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
十月 立太子妃张氏为皇后,并册贵妃郭氏、贤妃李氏、惠妃赵氏、淑妃王氏、昭容王氏。册皇太孙朱瞻基为皇太子、妃胡氏。封王及王世子一批。
十二月 葬太宗文皇帝于长陵。
 
洪熙元年(1425年 乙巳)
五月 十一日,帝病危,命杨士奇书敕。次日,卒于宫内之钦安殿,年四十八。遗诏,皇太子宜即皇帝位。以明年为宣德元年。
六月 十二日,皇太子朱瞻基即皇帝位。
七月 初二日,上洪熙帝谥号曰:“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谥皇庶母贵妃郭氏曰恭肃,淑妃王氏曰贞惠,丽妃王氏曰惠安,顺妃谭氏曰恭舍,充妃黄氏曰恭靖。初八日尊后张氏为皇太后,立妃胡氏为皇后,并册贵妃孙氏、淑妃刘氏、惠妃何氏。
九月 初六日,葬仁宗昭皇帝于献陵。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

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像

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