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院刊》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主管、故宫博物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院刊》创刊于1958年,在1958和1960年先后出版两期后即停刊,直到1979年复刊。至今共出版近200期。刊物复刊后为季刊,每期6个印张,2000年改为双月刊,2004年印张增加到10个,并扩大开本,重新装帧设计,形成了崭新的面貌。2019年,《院刊》改版为月刊。多年来,《故宫博物院院刊》坚持党的出版方针和政策,坚持习主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舆论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自觉维护学术的严肃和诚信。
本刊注重发掘故宫博物院丰富的学术研究资源,以较为雄厚的故宫学术力量为主,面向社会学界,形成以物证研究为重点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鲜明特色。本刊坚持院内外专家学者匿名审稿制度,保证了学术质量,保持了学术的纯正和公信。为强化和充分发挥以物证研究为主的特色和作用,本刊率先实现全彩印,在众多学术期刊中独树一帜,得到学界的广泛好评和欢迎,海外发行量居学术期刊前列。
自1996年起,本刊连续7次入选北京大学编辑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0年,本刊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考古类扩展版”,2013至今入选“考古类正版”;同年,《院刊》入选由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遴选的“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次年,入选“2014年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2015年及2018年,本刊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AMI)核心期刊,2015年,入选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公布的“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同时,刊物“荣选2015年度中文报刊海外发行最受海外机构欢迎Top50”。
目前,《院刊》主要栏目包括“考古学研究”、“文物研究”、“明清历史”、“宗教艺术”、“文物保护与科技修复”、“博物馆研究”、“图像与历史”、“古建筑研究”、“学术动态”等。
编辑委员会名誉主任:郑欣淼
编辑委员会主任:单霁翔
编辑委员会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亚民 王连起 王素 刘雨 任万平 朱赛虹 李文儒 李季 李辉柄 杜廼松 肖燕翼 陈丽华 陆寿麟 宋纪蓉 杨伯达 杨新 余辉 郑欣淼 郑珉中 单国强 单霁翔 苗建民 施安昌 赵国英 晋宏逵 耿宝昌 聂崇正
主编:赵国英
执行主编:张露
编辑部主任:项坤鹏
编辑:何芳 宋仁桃 谭浩源
英文翻译:杨爱英
平面设计:李猛
电脑制作:杜英敏 李晓丹 余丑勇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故宫博物院
编辑:故宫博物院院刊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景山前街故宫博物院内
邮编:100009
电话:010-8500 7179、010-8500 7187 / 95
Email: yuankan@dpm.org.cn
出版发行:故宫出版社
订阅处:全国各邮电局
海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零售发行:故宫出版社发行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大街99号
邮编:100009 电话:010-8500 7817 / 7906
传真:010-65129479
印刷:北京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为适应信息化建设,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并由故宫博物院官网同步推出,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稿酬本刊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数据库和故宫官网,请在来稿时声明。
一、 中文来稿请使用规范简化汉字,除古文字、古文献专论文章及印鉴文字外。来稿请用A4纸打印一份,并提供相应电子文件。
二、 行文中第一次出现帝王年号,须加公元纪年,如宋淳祐元年(1241);第一次提及外国人名,须附原名,如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中国年号、古籍卷数、页数用中文记数,如贞观五年,《清史稿》卷五八,清曹庭栋编:《宋百家诗存》页一九(仅限于古刻本)。除引文外,其他涉及纪年、卷次、页码等均用阿拉伯数字。
三、 注释号用阿拉伯数字,如[1]、[2]…其位置主要放在标点符号前的右角;再次征引,用“前揭《××》,页××”的形式,不用合并注释形式。
四、 注释示例。
1. 中文古籍:朝代、作者、书名、卷数页数、版本。
(明)李日华:《恬致堂集》卷×页×,崇祯年间刊本,北京大学藏。
2.中文书刊:⑴期刊:作者、篇名、刊名、年代、期数。
李学勤:《秦国文物的新认识》,《文物》1980年第9期。
⑵图书:作者、书名、页数、出版社、出版年代。
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
3.外文书刊:⑴期刊:作者、篇名、刊名、年代、期数(篇名文字用引号,刊名用斜体)
Matthew P.McKelway, “Spring at the Shakado:Painting a
Kyoto Temple’s Restoration”,Oriental Art No.4 2003.
⑵图书: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代、页数。
James Cahill, An index of early Chinese painters and paintings:
Tang, Song and Yua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p.269.
五、 文章附图须在文中标明序号,如[图十],并附说明文字,如名称、尺寸、收藏者。
六、 来稿请明作者姓名、性别、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及E-mail地址。
本刊对所发表的文章享有两年专有使用权,包括以文集、电子文等出版发行,期限从稿件正式发表之日起算。作者有权使用该文章进行展览、汇编或展示在自己的网站上,可享有非专有使用权。文章在本刊发表后,凡获奖、转载、被收编的,请及时将信息反馈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