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法罕腰刀】
故00203785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伊斯法罕腰刀,长103厘米,宽68厘米,高142厘米。
六世班禅额尔德尼巴丹益西进献。腰刀呈弯月状,刀柄部分由四只异兽兽首组成。刀身靠近柄部菱形框内有错金波斯文三行,意为:伊斯法罕人阿萨都刺所作。伊斯法罕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17、18世纪时为萨法维王朝的首都,正处在该城历史上的全盛时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都巿之一。
腰刀附白色皮签,上书汉、满、蒙古、藏四体文题记,汉文曰:“乾隆四十五年十月二十七日,宁寿宫班禅额尔德呢恭进西竺腰刀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