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红宴饮图菱花式盘】
故00107879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剔红宴饮图菱花式盘,明永乐,高4厘米,口径34.8厘米,足径26.6厘米。清宫旧藏。
盘八瓣菱花式,随形圈足。通体雕红漆。盘心随形开光,内雕亭台以及众人宴饮欢聚的情景。盘内壁菱花形瓣内雕俯仰的石榴花、茶花、牡丹以及荷、菊等花卉纹,外壁装饰几近相同。外底为后髹黑漆。
该盘所雕人物较多,或坐楼阁内晤谈,或坐庭院中对饮,气氛欢愉。
盘八瓣菱花式,随形圈足。通体雕红漆。盘心随形开光,内雕亭台以及众人宴饮欢聚的情景。盘内壁菱花形瓣内雕俯仰的石榴花、茶花、牡丹以及荷、菊等花卉纹,外壁装饰几近相同。外底为后髹黑漆。
该盘所雕人物较多,或坐楼阁内晤谈,或坐庭院中对饮,气氛欢愉。
撰稿人:张丽
剔红
雕漆品种之一,又名“雕红漆”或“红雕漆”。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明黄成《髹饰录·坤集·雕镂第十·剔红》中写道:“剔红,即雕红漆也。……宋元之制,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其法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至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华美富丽。根据漆色的不同,有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剔彩、剔犀之分,其中以剔红器最多见。
开光
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花卉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