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款白套红玻璃莲瓣纹钵】
故00224579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乾隆款白套红玻璃莲瓣纹钵,清乾隆,高12.5厘米,口径11.8厘米。
钵圆形,收口,敛腹,平底。通体以涅白玻璃成器,分段套饰红、蓝两彩的玻璃。肩部、腹下部及钵底对应套豇豆红色玻璃,分别刻饰兽面纹和莲瓣纹,荷叶形的包底。口沿套孔雀蓝色玻璃,饰弦纹一道。底部阴刻荷花叶脉,在其纹理之间镌刻楷书“乾隆年制”古币式款。
此钵造型规范周正,玻璃质地纯净温润,富有光泽。
钵圆形,收口,敛腹,平底。通体以涅白玻璃成器,分段套饰红、蓝两彩的玻璃。肩部、腹下部及钵底对应套豇豆红色玻璃,分别刻饰兽面纹和莲瓣纹,荷叶形的包底。口沿套孔雀蓝色玻璃,饰弦纹一道。底部阴刻荷花叶脉,在其纹理之间镌刻楷书“乾隆年制”古币式款。
此钵造型规范周正,玻璃质地纯净温润,富有光泽。
莲瓣纹
莲花俗称“佛花”,莲瓣纹是佛教文化影响下流行的纹饰。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文化盛行,瓷器上常用莲瓣纹做装饰。隋初瓷器装饰也受此风影响。
兽面纹
兽面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怪兽的面部,将其刻画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纹饰称兽面纹。宋代的学者把兽面纹称为饕餮纹。
弦纹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阴刻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
古币式款
器物上的四字款识形式之一。形式仿古代的圆形方孔铜钱,其四字款识在铜钱内外郭之间作上下右左的排列,习称古币式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