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柄阿虎枪
阿虎枪
阿虎枪上款识
【木柄阿虎枪】
故00171650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阿虎枪,清,总长249厘米,枪头长29厘米。清宫旧藏。
  阿虎枪,亦名虎枪。枪头铁质,前锐后锋,中起脊,有血槽,饰鋄金云龙缨穗纹,鋄金楷书“大清乾隆年制”款。柄木质,头缠黑皮,两侧横系鹿角二。枪头附皮套。
  乾隆皇帝在御制诗《射虎行》中谈及自己射杀猛虎时随行的蒙古王公们慑服不已。故宫博物院现存最大的两幅木兰围猎图,即《丛薄行围图》和《雪猎诗意图》,分别表现了在杂草丛生的深莽中殪(音义,杀死)虎捕虎的惊险情节,以及按照《雪猎十韵》诗细致描绘的各种行围活动。另外,清人所画《弘历刺虎图》轴亦生动真实地描绘了乾隆皇帝与虎枪营侍卫手持虎枪与猛虎搏斗的场面。
撰稿人:毛宪民
关键词: 乾隆皇帝 木兰围猎

乾隆皇帝

木兰围猎

“木兰”为满语“哨鹿”之意,由于清代在塞北围场举行的围猎活动主要有合围与哨鹿两种形式,所以称围场为“木兰围场”。合围的方法为八旗兵数千人先在围场四周组成一个包围圈,然后慢慢向中部推行,野兽出现后,八旗兵枪、箭齐发以射获。哨鹿是指八旗兵事先埋伏在鹿只经常出没的林莽间,然后由引鹿人头戴鹿首,身穿鹿衣,吹响鹿哨,引诱真鹿出现,再由八旗兵射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