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趛鬲
师趛鬲全形
师趛鬲铭文
师趛鬲铭文拓片
【师趛鬲】
新00142017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师趛鬲,高50.8厘米,口径47厘米,重48.8kg。
  此鬲是传世品,表面经打磨上腊,颜色黑中透亮,器极精致美观。本器侈口,折沿,束颈,附耳,分裆袋形腹,有扉棱,蹄形足。全器纹饰由三种纹样组成,腹部以回形纹为地,上以凸起的六只巨大的回首夔龙纹为主体纹饰;颈部饰双首夔龙回曲纹带;附耳内外两侧均饰以重环纹
器内壁铸铭文5行29字:
  唯九月初吉庚
  寅,师趛(音引)作文考
  聖公、文母聖姬
  尊趛。其万年子
  孙永宝用。趛。
  铭文的大意是:在九月第一个吉日庚寅这天,师趛为其已故的父母铸造了这件大鬲鼎。愿其子孙万代永远宝用。铭末一字是师趛家族的族名号。
  师趛鬲造型雄伟,作为祭祀重器,其采用了巨大的兽形花纹,寓动于静,显示出庄严肃穆的气氛。同时,本器也是迄今为止所知鬲中最大且最华丽的一件,愈增加了其作为国宝的价值。
撰稿人:丁孟
关键词: 扉棱 夔龙 龙纹 重环纹

扉棱

青铜器上常见的一种装饰,一般为凸出的条状,将器物上连续的图案分割开来,后纯用于器物的装饰。

夔龙

夔,古代传说中一种奇异的动物,似龙,一足。《庄子·春秋》中记载:“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夔纹即这种独脚龙的侧面图案。玉器上的夔纹,最早见于商、西周时期,多见于彝器上。夔纹在玉器上出现的时间很长,自商、周至今,一直在玉雕工艺纹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战国和汉代尤为兴盛。玉器上的夔纹线条比青铜器上的柔和,阴刻线除单线外,也有双刻线。

龙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重环纹

古玉器纹饰之一,由略成椭圆的内外环组成,特点是一侧为椭圆,另一侧为直角或锐角纹样。也是青铜器纹饰之一,常以环内套环的形式出现,有时可多达三重环。既可作为铜器上的主体纹饰,也可作为辅助花纹。西周晚期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