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君鬲】
新00086985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番君鬲,高11.8厘米,宽16厘米,重1.46kg。
鬲口沿宽且外折,束颈,突肩,有凸棱,裆部趋平,足呈兽蹄形。肩饰变形窃曲纹。
口沿有铭文17字:
唯番君『0031』伯自作宝鼎,万年无疆,子孙永用。
铭文意为:番君『0031』伯自作宝鼎,祈望万年无疆,子孙永用。
西周晚期,束颈鬲开始逐渐消失。春秋早期的鬲多沿袭西周晚期的式样,此器是当时尚遗存的一件典型的束颈鬲。又由于鼎、鬲形近,所以此鬲又名为鼎。
鬲口沿宽且外折,束颈,突肩,有凸棱,裆部趋平,足呈兽蹄形。肩饰变形窃曲纹。
口沿有铭文17字:
唯番君『0031』伯自作宝鼎,万年无疆,子孙永用。
铭文意为:番君『0031』伯自作宝鼎,祈望万年无疆,子孙永用。
西周晚期,束颈鬲开始逐渐消失。春秋早期的鬲多沿袭西周晚期的式样,此器是当时尚遗存的一件典型的束颈鬲。又由于鼎、鬲形近,所以此鬲又名为鼎。
撰稿人:李米佳
关键词:
窃曲纹
窃曲纹
《吕氏春秋·适威》:“周鼎有窃曲(一作穷曲),状甚长,上下皆曲,以见极之败也。”总的特点是长带形,两端钩曲,始见于西周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