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勾鑃】
新00140375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其次勾鑃,春秋后期,通高51厘米,宽19.9厘米,重7kg。
器曲口,腔体窄而深,两侧略倾,长柄。腔体近柄处饰回纹和蕉叶纹。两侧鼓部有铭文32字:
唯正(月)初吉丁亥,其次择其吉金铸句鑃。
以享以孝,用祈万寿。子子孙孙,永保用之。
大意是:在正月第一个吉日丁亥这一天,其次选上好的铜料铸此勾鑃,用来祭享以表达孝意,祈求万寿。子孙后代,永保用之。
此器为浙江武康山出土,同出7枚,其中两件有铭文。
器曲口,腔体窄而深,两侧略倾,长柄。腔体近柄处饰回纹和蕉叶纹。两侧鼓部有铭文32字:
唯正(月)初吉丁亥,其次择其吉金铸句鑃。
以享以孝,用祈万寿。子子孙孙,永保用之。
大意是:在正月第一个吉日丁亥这一天,其次选上好的铜料铸此勾鑃,用来祭享以表达孝意,祈求万寿。子孙后代,永保用之。
此器为浙江武康山出土,同出7枚,其中两件有铭文。
撰稿人:贾红荻
勾鑃
一种手持的青铜打击乐器。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流行于吴越地区。使用时一手持柄,口朝上,另一手持槌敲打其腔体,通常在祭祀和宴享时奏击。
回纹
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
蕉叶纹
装饰纹样的一种。一端尖锐,一端较宽,作蕉叶的形式。蕉是“芭蕉”的略称,蕉叶即芭蕉叶。
在正月
指在一月。商代纪年与现代正相反,先记日,再记月,最后记年。下文的“唯王二祀”就是指“在商纣王的第二年”(学者们根据这件器的形制、花纹和铭文的内容考证,认为它应属于商代最后一王商纣王时期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