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区段式神兽镜
【三段区段式神兽镜】
故00078251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三段区段式神兽镜,东汉,面径17.1厘米。
  镜圆形,圆形钮和钮座,钮上下之镜面有二平行线将内区分为三段。上段中间为一龟负华盖,龟右侧有一高大人物,其左右各饰一侍者,右侍后有一蟾蜍。龟左侧依次排列4人,最后一人身后立一鹤。中段左右各饰一舞狮。下段中间为盘丝形图案,左右各2人,分别盘坐、踞坐。中区为一周半圆形流云纹与方枚相间,地饰细点纹,每一方枚内各有铭文两字,可连读:“吾作明镜,幽炼川冈。巧工所居,尾克童上。有四守名,流美宜王。”外区饰菱形涡纹
  此镜铸造精湛,人物、动物五官均极清晰,花纹细密繁复,十分难得。此类铜镜曾在陕西出土数面,仅细部略有不同。另罗振玉《古镜图录》、日本《欧米蒐储支那古铜精华》各收有一面,也十分近似。
撰稿人:郭玉海
关键词: 华盖 涡纹

华盖

塔顶相轮上的圆盘形冠饰,多用金属制作。

涡纹

亦称火纹。《周礼·考工记》有“火以圜”之记载。火纹是太阳的标志,因此其特征是圆形的,中间略有突起,沿边有4到8道旋转的弧线,表示光焰的流动。在青铜器上最早的涡纹见于二里头文化期的斝腹部。从二里头文化期直至战国都可在器物上见到涡纹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