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廷服饰制度及其文化内涵
——“故宫学人讲故宫”系列讲座第五期第四讲

时间:2023-12-11

讲座海报


2023年11月24日上午,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严勇老师作题为“清代宫廷服饰制度及其文化内涵”的专题讲座。严勇,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主任、研究馆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宫廷服饰织绣研究所所长,中国文物学会纺织文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艺术人类学会刺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博物馆协会保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博物馆和东华大学博物馆等高校博物馆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主要为清代宫廷服饰、中国古代织绣书画艺术和明清织绣等。


主讲人严勇老师


该讲座为“故宫学人讲故宫”系列讲座第五期第四讲。此次讲座由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副主任、研究馆员郭福祥老师主持,故宫博物院故宫研究院和一汽集团红旗品牌主办,故宫博物院研究室、数字与信息部承办。讲座在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数字所演播厅)举行,来自院内外50余名听众现场聆听了讲座。


主持人郭福祥老师


严勇老师简要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两部分主要内容,第一是清代宫廷的服饰制度,第二是清代宫廷服饰的文化内涵。接着严勇老师从“清代宫廷服饰的制作过程及织造工艺”展开讲座。介绍了清代宫廷服饰制作中的图样以及北京的内织染局,江南的南京、苏州和杭州三处织造局。指出清代宫廷服饰的制作是在北京绘制好图样之后再发往江南,由各局按样织制。南京的江宁织造局主要生产云锦。苏州织造局主要生产织锦、缎、纱、绸、绢等,以仿宋锦、缂丝、苏绣和漳绒最为著名。杭州织造局主要织造绸、绫、罗等织物,尤其以素色织物和暗花织物最具代表性。并且,清代皇帝还会对服饰的材质、样式和尺寸都提出明确的要求。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严勇老师详细介绍了清代宫廷服饰所使用的缉米珠绣、妆花缎、织金缎、漳绒、漳缎、天华锦、金宝地锦等材质的具体工艺特征。


明黄缎地绣五彩金龙凤枕头顶纸样


接下来严勇老师介绍了“清代宫廷服饰的种类及其使用制度”,详细讲解了清代皇帝的礼服、吉服、常服、行服、戎服、雨服、便服,和清代后妃的礼服、吉服、常服、便服等主要服饰的搭配和使用。等级规格最高的礼服是帝后在祭祀、朝会等重大典礼时所穿的服装。吉服是帝后在喜庆节日等场合穿用的服装,也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龙袍”。常服穿用于大祀的斋戒期内及经筵、恭上尊谥、恭奉册宝等庄重恭敬的场合。其面料、颜色、花纹也有一定规定,通常以素色和暗花为主。行服是清代皇帝外出巡行、狩猎、征战时所穿的服装,是满族独具民族特色的服装。戎服是皇帝参加军事活动时所穿服装,主要是检阅军队时穿用的大阅甲。雨服是清代皇帝在下雨时所穿的服装。清代服饰典制有记载,皇帝雨服有6种形式,都是明黄色,但需要注意的是故宫藏品中未见实物。便服是清代帝后日常闲居时穿用的服装,包括便袍、马褂、氅衣、衬衣、坎肩、袄、衫、斗篷、裤等,其形式繁复多样、颜色与纹样丰富多彩、穿着舒适宜人。


皇帝朝袍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严勇老师首先介绍了“清代宫廷服饰所反映的等级制度”。清代统治者制定的服饰制度体系之庞杂、条律之琐细在中国历代服饰史上无出其右。概括的说从高到低可分为三个大的等级:一是帝位级,包括皇帝及后妃。二是爵位级,包括皇子、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等皇亲贵族,以及公、侯、伯、子、男等。三是官位级,包括一至九品的各级官员。每个大的等级中又有若干小等级,每一级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其相应服饰等级的限定,不得擅自僭越。


具体而言清代宫廷服饰等级主要是通过服饰的质料、款式、颜色、纹样、饰物五大重要组成元素来体现的。在质料方面,如礼服中的端罩质料有黑狐皮、紫貂皮、青狐皮、貂皮、猞猁狲皮、红豹皮和黄狐皮七种,使用是按照质料的等级依次排列的。在款式方面,如开裾的数量反映了等级的高低,开裾多者等级高。在颜色方面,等级最高的颜色是明黄色,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和皇贵妃才可享用。皇帝之下的臣属,朝服的颜色则相对简单得多,皇太子朝服为杏黄色;皇子为金黄色;亲王、郡王的朝服为蓝及石青色,若蒙皇帝赏赐金黄色者,亦得以穿用;贝勒、贝子、固伦额驸、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的朝服不许用金黄色,其余颜色随便用;公、侯、伯下至文武四品官、奉恩将军、县君额驸等人的朝服,用蓝及石青色;文武五品至九品,则只能用石青色一种颜色。在男吉服中,皇帝龙袍色用明黄,皇太子龙袍用杏黄,皇子蟒袍用金黄,亲王以下至文武九品官的蟒袍用蓝色及石青色。在后妃服装中,用颜色来区分等级也十分严格。皇太后、皇后和皇贵妃的朝袍、龙袍颜色用明黄色;皇太子妃用杏黄色;贵妃、妃用金黄色;嫔、皇子福晋、亲王福晋以下至县主用香色;贝勒夫人、贝子夫人以下至七品命妇,除前述明黄色、杏黄色、金黄色、香色不可用外,可用蓝色及石青诸色。后妃及命妇的彩帨也以颜色来区分等级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图六  草绿色江绸绣水墨牡丹品月团寿纹对襟夹马褂


在纹样方面,清代服饰纹样中,最高贵的花纹为龙纹和十二章纹,代表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是皇帝御用的神圣不可僭越的专用花纹。皇帝以下的各级臣属,其吉服不能称作“龙袍”,只能叫“蟒袍”。到了乾隆时期,清朝的补服制度最终定型,各级爵位和文武官员的补服也都有了明确的定制。从名称上看,衮服、龙褂、补服,等级依次递减;从补子的形状上看,圆形补子的等级高于方形补子;从纹样数量上,团纹越多,等级越高;从纹样内容上看,正龙、行龙、五爪蟒、四爪蟒、飞禽和走兽等级依次从高到低排序。飞禽和走兽又分别以其珍稀和凶猛程度从高到低排序。在饰物方面,如男冬朝冠的冠顶饰物,等级依质地从高到低的顺序是:东珠、红宝石、珊瑚、蓝宝石、青金石、水晶、砗磲、素金、镂花金。诸如此类的等级规定不胜枚举。清代统治者正是这些详尽的规定,确立了自帝王至普通官员服饰外观的等级差别,从而达到“辨等威,昭名秩” 的统治目的。


光绪石青色绸绣八团龙凤双喜绵褂


讲座最后,严勇老师介绍了清代宫廷服饰中所体现出的满、汉文化相互影响与融合的现象。清朝立国之后,一方面全面废除了中国古代汉族服饰传承了上千年的宽衣博袖式,而强制推行本民族具有游牧骑猎特色的紧身窄袖式服装,以衣冠服饰的改变来作为王朝兴替的重要标志,表明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重视和竭力维护。服饰质料和服装式样,自始至终所竭力恪守民族传统,在有清一代近三百年间基本上未做更易。另一方面,传统汉族服饰文化的力量依然十分强韧。清代宫廷服饰自然不可避免地继承和吸收了大量历代汉族传统服饰的特点。同时,严勇老师还简要介绍了清代皇帝服饰中的主要汉文化因素,指出其中的服装制式、装饰、颜色、图案等在很多方面都与汉族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讲座现场


讲座结束后,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副主任、研究馆员郭福祥老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和点评,指出严勇老师从存世文物出发,结合史料记载,对清代宫廷服饰制度及其文化内涵做出的细致、深入、全面的阐释,对于整个清代宫廷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具有相当大的启发作用。随后主讲人与现场观众就讲座中涉及到的更多具体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问题反馈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