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讲坛第二十八讲“钦安殿――紫禁城中轴线上的唯一神殿”
故宫讲坛第二十八讲“钦安殿――紫禁城中轴线上的唯一神殿”
时间:2013-12-16
  2013年12月8日,故宫讲坛第二十八讲在故宫学院如期举行,故宫博物院宫廷部副主任、研究馆员王子林向听众讲述“钦安殿――紫禁城中轴线上的唯一神殿”。
  钦安殿位于御花园中心,是故宫中轴线上独一无二的建筑,其建筑形式和室内陈设历经明清两代,至今保存完好。这样一座充满神秘感的建筑,其历史背景和供奉的神像——真武神之起源,一直为人所不知。主讲人用严谨而生动的语言,辅以相关图片,从钦安殿前“天之树”讲起,联系北京城的历史和布局,为听众们讲述了钦安殿建成的历史故事。
  首先,主讲人介绍了钦安殿的历史沿革,它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与紫禁城同时落成,嘉靖十四年增建钦安殿院墙及“天一之门”,清代改为“天一门”,雍正皇帝在御花园特建给殿内法官居住的房屋,乾隆皇帝特御制“统握元枢”匾挂于殿内明间主梁之上,可见真武大帝与历代帝王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他介绍了殿内供奉的道教中北方水神玄天上帝——玄武,并结合《楚辞》中“召玄武而奔属”等文献资料解释了“玄武”的含义和由来,通过对牵星术的详细解读让听众们了解到真武神的前身与起源,同时结合史料介绍真武大帝之所以被永乐帝崇信并供奉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之上,与永乐帝“靖难”和“天子守边”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最后,主讲人进一步说明了钦安殿对于整个紫禁城风水布局的意义。
  虽然讲座结束了,但多数听众意犹未尽,纷纷举手提问,主讲人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通过对钦安殿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大家普遍表示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再去故宫游览时,也会更加关注紫禁城的建筑及宗教文化。

钦安殿

故宫学院

2013年11月4日成立的故宫学院是一所业务培训和教育机构,也是国内首家以博物馆办学的模式成立的“学院”。故宫学院响应我国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最新形势和需要,围绕故宫博物院整体事业的发展,面向自身、面向行业、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项目与教育活动,为博物馆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持,践行博物馆公众教育和社会服务的使命。
办学宗旨:故宫学院将立足于服务故宫博物院,健全员工培训体系,探索适应博物馆人员特点的培训模式与机制,培养员工的新思想和新技能,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同时激励员工将培训的效果反映在博物馆的各项实际工作之中。以此为基础,凭借故宫博物院在文物鉴定、文物保护与修复、博物馆管理、宫廷历史与建筑研究等领域的优势,学院还将逐步辐射到国内外博物馆及相关业界,逐步成为国内文博行业重要的人才培训基地,树立故宫学院自有的品牌特色和过硬的信誉,同时也以教学相长的模式培养一支故宫博物院的中青年专家队伍。
办学内容:故宫学院的业务主要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故宫博物院院内员工培训、国内博物馆界及相关业界培训、公众教育和国际培训。领域涉及宫廷历史文化、文物鉴定、文物修复与保护、古建筑保护、博物馆实务等;兼顾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以文物鉴定为例,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文物鉴赏”,将着重于梳理阐释文物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引导听众关注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文明演进。学院的师资将以故宫博物院研究人员和具有资深实践经验的人员为基础,并广泛吸纳国内外专家力量。

御花园

真武

道教神名。又称玄武、真武帝君、荡魔天尊、真武大帝、玄天上帝等。道教所尊奉的职掌北方天界的重要天神,在民间有很大影响。真武本名玄武,宋真宗时,因避赵氏族祖赵玄朗之讳,将“玄武”改名为“真武”。对真武大帝的信仰源于古代的星辰崇拜和动物崇拜。我国古代的星象学家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在天空中的运行,在黄道带与赤道带的两侧绕天一周,选取了28个星座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战国后,逐渐把二十八宿分为东、南、西、北四方,每方七宿,据其形象分别以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四灵命名。《楚辞·远游补注》释云:“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汉代以来,龟蛇便作为北方七宿玄武神的象征而受到人们的奉祀。玄武信仰被道教吸收后将其人格化,逐渐成为道教的大神。《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宣称:真武神君原是净乐国太子,长而勇猛,誓愿除尽天下妖魔,不统王位。后得真人传授无极上道,入太和山修道,功成德满。玉帝敕镇北方,统摄真武之位,并将太和山改名武当山,意为“非玄武不足当之”。自宋以来,统治者对真武大帝不断加封。元大德七年(1303年)真武大帝被封为元圣仁咸玄天上帝,成为北方的最高神。明代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取王位,传说在整个行动中真武曾多次显灵相助,因此朱棣称帝后特加封其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并在真武的发祥地武当山的天柱峰顶修建“金殿”奉祀真武神像,在北京也修真武庙奉祀真武,并在紫禁城南北中轴线上修钦安殿奉祀真武。由于帝王的提倡,真武崇拜在明清时期达到高峰。真武庙祀遍天下。

沿革

“沿”,沿袭;“革”,变革,指事物发展变革的历程。志书中常以“沿革”作为门目,记述一地行政设置的发展变革,常与建置、城池、公署等目并列。其编写方法有两种:一按时间依次载述;二为表格形式,以年代为经,以事实为纬,称为沿革表,可省冗文,且能一目了然。

明间

古建筑术语。指建筑各面正中四根檐柱之内的空间,其两侧称为次间。

天一门

乾隆皇帝

义和

清代中晚期出售金银首饰的私营商号。

靖难

原意为平定变乱。此处指朱允炆与齐泰、黄子澄密谋,削夺诸藩,并已危及朱棣,朱棣便以掌权的齐、黄为奸臣,起兵讨之,名为靖难。

玄天上帝

即真武大帝。

更多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