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的古建保养修缮工程
1993年的古建保养修缮工程
1993年的古建保养修缮工程
时间:1993-12-28
  本年进行的古建维修工程有:午门墩台、永和宫钟粹宫传心殿、文华殿、文华殿神厨祝版房前星门与石桥、北十三排1、2、3、5号院、外东路兆祥所及东西耳房、西河沿大墙、外东路符望阁及东北、西北角楼的修缮;十三排南至南三所一路石板地面铺设;颐和轩油漆彩画;神武门西长连房西部翻修;宁寿门西侧地面、乾清宫庭院西侧地面、交泰殿西侧地面、中和殿东侧地面及后左门、后右门外地面的翻墁;图书馆(寿安宫、春禧殿)西跨院办公室改造;西长街地面翻墁及刷浆;东西六宫避雷针安装及太和殿避雷针改良;保和殿、中和殿宝座屏风油饰贴金慈宁宫花园维修及油饰,吉云楼加固;重华宫土木工程;乾清宫江山、社稷小金殿维修等。

午门

传心

佛教禅宗主张不立文字,以心相证,除心心感应外,别无他法,故称传法为传心。借以比喻与古代圣贤心心相印。

神厨

位于传心殿后,为准备祭品之处。

宝座

传统家具中一种体型宽大的坐具,亦称“御座”。明以后,随着皇权制度的强化,宝座成为帝王御用坐具的代名词,象征着帝王的权威。《明史》载,明神宗时,宦官冯保窃权,“帝御殿,保辄侍侧”。当时的吏部都给事中雒遵进言:“保一侍从之仆,乃敢立天子宝座,文武群工拜天子耶,抑拜见中官耶?”将宦官立于宝座之侧视为亵渎皇权的大不敬行为。 宝座大多摆放在宫廷正殿明间的中心或显要位置,单独陈设,极少成对。在宝座的背后还要放置一个较大的座屏,两边放置甪端、香筒、仙鹤、蜡钎等器物,格外尊贵、庄严。皇帝端坐在宝座之上,俯视群臣,“君临天下”,充分体现出帝王的权威,以达到“明制度,示等威”的目的。

屏风

屏风是我国古代室内的主要陈设器物。其最早的功能为挡风和遮避用。据《三礼图》记载:“屏风之名出于汉世,故班固之书多言其物。”以后随着工艺的进步,屏风逐渐由原来的实用品演进为实用性和装饰性结合的工艺品,成为古人居室内具有观赏性的陈设家具。屏风在清代发展尤盛,无论是所用材料还是工艺技术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贴金

中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贴金是将金箔用竹夹子夹起贴在有黏性的地子上的一种方法。古代贴金的地子,一般用鱼鳔胶水或构树津液涂刷。

永和宫

钟粹宫

传心殿

位于文华殿之东,为清代经筵前一日祭告皇师、王师及孔子之所。

文华殿

文华殿在太和殿之左,协和门之外,明嘉靖朝以前为皇帝之便殿,以后用为皇帝讲经筵之所。清袭明制。明中期,这里是皇太子摄政之地。明光宗崩,大臣刘一燝、杨涟等将皇太子从乾清宫扶至文华殿,遵其前制故。

祝版房

位于传心殿后,为贮放祝版之地。

前星门

毓庆宫区南墙正门,南向,为随墙琉璃门。门外西为景运门,东为诚肃门,南为箭亭。

十三排

宁寿宫外东侧排房,南北各13座,称北十三排和南十三排。

符望阁

南三所

颐和轩

神武门

宁寿门

乾清宫

交泰殿

中和殿

寿安宫

太和殿

保和殿

慈宁宫

吉云楼

重华宫

慈宁宫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