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洽祥和》(总本)
《喜洽祥和》(总本)封面
《喜洽祥和》(总本)首页
《喜洽祥和》(总本)内页
【《喜洽祥和》(总本)】
  《喜洽祥和》(总本),清,不著撰者姓氏,清昇平署朱墨抄本。昆腔。半页8行,行20字,小字同。抬头行22字。开本24.3cm×15.4cm。朱墨句读。单出戏。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八月初十日道光帝正大光明受贺(未初三刻涵月楼上排),道光十七年(1837年)八月初十日道光帝正大光明受贺(未正十分奉三无私上排),道光十八年(1838年)八月初十日道光帝正大光明受贺(未正五分奉三无私上排),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十月初十日皇太后七旬万寿(敷春堂酒宴承应),均有此剧。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九月初一日同乐园承应戏,以此剧作团场戏。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八月十二日慎德堂后院帽儿排,咸丰二年(1852年)四月二十八日半亩园帽儿排,均有此剧。咸丰二年(1852年)八月十七日重华宫承应戏,辰初三刻开戏,未正三刻戏毕,以此剧作团场戏。咸丰三年(1853年)六月初九日养心殿酒宴承应,以此剧作开场戏。同治十年(1871年)正月初二日曾承应此剧。咸丰八年(1858年)十月初十日同道堂花唱,咸丰九年(1859年)六月初九日慎德堂花唱(未正十二分开戏,戊初二刻十分戏毕),咸丰十年(1860年)六月初九日同乐园酒宴承应(申正一刻开戏,戌初二刻戏毕),均有此剧。同治十年(1871年)正月初一日承应此剧,同治十一年(1872年)正月十六日长春宫伺候此剧。光绪九年(1883年)八月十三日漱芳斋承应戏,巳初三刻五分开戏,戌初九分戏毕,有此剧。
  剧本为承贵妃祝寿承应剧目之一。剧情为,“恭逢圣主当阳,四海升平,八方安泰”,东华木公和西池金母同诣御筵前拜贺,木公金母率众仙童呈祥献瑞。众仙童合舞同唱寿歌,词中有“寿召群仙到,寿祝弥高,寿香腾,寿烛合对烧。寿山寿海期寿遥,绵绵寿算永不老。今日寿,永滔滔。只见寿筹添海岛”等二十多句,几乎句句都带寿字。剧末众神又唱:“仁人必寿从来道,仁君寿福比天高,万寿无疆寿不老。”
  清昇平署抄本《九九大庆五十二卷》亦载此剧。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撰稿人:白伯缟

总本

即戏剧的总剧本,包括每个角色的上下场、对白、唱词、简单动作等,一般供执行排演的人员使用。总本也是安殿本用本之一,供皇帝审批剧本和帝后看戏时阅览,以了解剧情。

昇平署

昇平署是清代宫廷戏曲承应及管理机构,其前身为南府。清道光七年(1827年),由于宫廷戏剧活动日渐衰败而大量裁减人员,并改称此名,但习惯上有时仍称南府。其隶属于内务府,设总管1人,首领4人。下设钱粮处、档案房、中和乐。清末咸丰皇帝和慈禧太后喜好戏曲,遂又大批挑选民籍学生入宫,四大徽班中的很多著名演员都兼充昇平署教习和学生,内学、外学和本家成鼎足之势,戏曲活动空前繁荣。南府和昇平署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戏曲剧本,培养了大批优秀演员,促进了京剧剧种的形成,推动了戏曲艺术的发展。

昆腔

昆腔:又名昆山腔,是明代最重要的戏曲声腔。它是南戏流经江苏昆山一带,与当地语音及民间音乐相结合的产物,经过昆山音乐家顾坚的改进,至明初遂有昆山腔之称。明代著名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发展和提高有过重大贡献,后人将其奉为“昆腔之祖”。魏良辅与志同道合的乐师、曲师合作,从清唱入手,吸收海盐、弋阳诸腔加以融化、发展,创出清柔婉折的水磨调。伴奏乐器兼用笛、管(箫)、笙、琵琶等。传奇作家梁辰鱼得到魏良辅的合作,用改革后的昆腔创作传奇《浣纱记》,推动了昆腔的传播。
昆腔在发展过程中与当地语言、音乐结合,成为地方化的昆腔,如北方的北昆;南方的苏昆、湘昆、川昆等,形成昆腔系统。此外,昆腔在近百年来又对京剧、川剧、婺剧、湘剧、祁剧、赣剧、桂剧、柳子戏、山西上党梆子和广东正字戏等剧种有过重大的影响,许多剧种至今仍保存着昆曲的剧目、唱腔和器乐曲牌。

正大光明

典出《周易·大壮》,彖曰:“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大壮之卦为乾下震上,因阳爻浸长,盛大获得正位。 典出《周易·履》,彖曰:“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又有《诗经·周颂·闵予小子之什·敬之》:“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皆谓帝王走上承前启后的光明正道。

团场

团场:当天最后演出的一出戏,俗名压轴子。

同乐园

同乐园位于圆明园后湖东北面,是园中最大的戏台,有清音阁3层,宽10丈,下层设演特技的机轴;南有化妆室5间,北有观戏楼5间。乾隆间每年从正月十三起在此举行酬节会,连日宴赏宗室王公及外藩陪臣,并赏听戏;每逢皇帝生日,也在此演戏庆祝数日。

承应戏

专为皇帝、皇太后、皇后演出的戏剧,是当时约定俗成的叫法。

帽儿排

帽儿排:不化妆演出的清唱。

重华宫

养心殿

花唱

花唱:化妆演唱。

二刻

此本《隐秀轩集》是崇祯年翻刻本,故称“重校定二刻新版”,它忠实地保存了原刻本的内容。天启二年(1622年)原刻本现存美国国会图书馆。

同道堂

宫殿名。清宫和御苑中以同道堂命名的殿堂共有两处,一处在紫禁城内,即内廷西六宫之一的咸福宫的后殿;一处在圆明园内。

长春宫

漱芳斋

贵妃祝寿承应

贵妃祝寿承应剧目有《恭祝千秋》、《喜洽祥和》、《敷德化芝含雨露》、《金桃献寿觐龙光》、《福禄寿》等。

西池金母

西池金母即西王母,神话中的女仙人,居于瑶池,长生不老。

万寿无疆

典出《诗经·豳风·七月》:“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意为在朝堂上捧举起大酒杯,祝国君万年长寿无尽。

九九大庆

帝、后生日所演庆寿之戏。皇帝万寿、太后圣寿日,演戏要连续数日乃至十数日。剧本有《九如颂歌》、《万卉呈祥》、《群仙祝寿》、《百福骈臻》等。遇帝后整寿如六十、七十、八十大寿,更要举行大规模庆祝。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此书为中国现存公藏善本书目的总汇,收录了各级各类公藏部门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管委员会,高等院校,科学院系统图书馆,中等学校,文化馆,寺庙等781家单位的现存善本图书约13万部,但台湾地区除外。版本目录学上关于“善本”的含义向来是指精加校雠、误字较少的版本或稀见旧刻以及名家抄校、前贤手稿之类。本书目据上述范围选取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而又流传较少的书籍,但不包括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本书目按经、史、子、集、丛5部编排,分部出版。各部类所收各书以著者的时代先后为序;同书有多种版本者,亦按时代先后,先刻本,次抄本,有稿本者排在各本之前。每部书依次著录其书名、卷数、编著注释者、版本、批校题跋者及统一编号。每部书之后有藏书单位代码表和藏书单位检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