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寿图》(总本)
《比寿图》(总本)封面
《比寿图》(总本)首页
《比寿图》(总本)内页
【《比寿图》(总本)】
  《比寿图》(总本),清,不著撰者姓氏,清昇平署朱墨抄本。昆腔。唱词旁附注曲谱。开本27.0cm×18.2cm。朱墨句读。半页5行,行14至18字,小字19至23字。单出戏。
  本剧为清宫庆典承应戏皇太后万寿圣诞承应剧目之一。剧情为:睡仙陈博往蓬莱顶上寻个僻静之处想睡个安稳觉,青鸟公登顶眺望,故意惊醒陈博。陈博自称老人家,称青鸟公是毛头小子。青鸟公不服,二仙比寿数。青鸟公唐朝降生,宋朝得道,其时118岁;陈博471岁得道华阴山。青鸟公的师父彭祖来了,称陈博的年纪只算得中年,自己年登八百,方羽化成仙,才说得个寿字。紫阳公登顶,他说彭祖实是七百余岁,自己身历夏商周三代,年满八百岁。安期生登顶,因寿登一千岁,人称千岁公,仍胡须黑似墨。自称平生喜食琼浆,仙班内有个白石生,又年长他一千余岁,因天上的受用未必如人间,故此未曾脱化。安期生唤来白石生,请他坐论寿的首位。白石生说有年可称,有数可比,就算百千万亿,也称不得大寿。与天地同生、日月并老、阴阳同变的南极仙翁才叫作真寿。
  南极仙翁携瑶池的蟠桃琼浆,驾祥云登顶,约请众仙同往神州做长生大会。“现今圣朝皇太后万寿圣诞”,众仙御前庆寿呈祥。贺词云:“今日群仙聚会,人间福寿双全。枝头桃熟岁三千,商岭瑶芝常献。丹桂天香结子,兰田玉暖生烟。琼浆频进醉陶然,共祝遐龄欢宴”。
撰稿人:白伯缟

总本

即戏剧的总剧本,包括每个角色的上下场、对白、唱词、简单动作等,一般供执行排演的人员使用。总本也是安殿本用本之一,供皇帝审批剧本和帝后看戏时阅览,以了解剧情。

昇平署

昇平署是清代宫廷戏曲承应及管理机构,其前身为南府。清道光七年(1827年),由于宫廷戏剧活动日渐衰败而大量裁减人员,并改称此名,但习惯上有时仍称南府。其隶属于内务府,设总管1人,首领4人。下设钱粮处、档案房、中和乐。清末咸丰皇帝和慈禧太后喜好戏曲,遂又大批挑选民籍学生入宫,四大徽班中的很多著名演员都兼充昇平署教习和学生,内学、外学和本家成鼎足之势,戏曲活动空前繁荣。南府和昇平署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戏曲剧本,培养了大批优秀演员,促进了京剧剧种的形成,推动了戏曲艺术的发展。

昆腔

昆腔:又名昆山腔,是明代最重要的戏曲声腔。它是南戏流经江苏昆山一带,与当地语音及民间音乐相结合的产物,经过昆山音乐家顾坚的改进,至明初遂有昆山腔之称。明代著名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发展和提高有过重大贡献,后人将其奉为“昆腔之祖”。魏良辅与志同道合的乐师、曲师合作,从清唱入手,吸收海盐、弋阳诸腔加以融化、发展,创出清柔婉折的水磨调。伴奏乐器兼用笛、管(箫)、笙、琵琶等。传奇作家梁辰鱼得到魏良辅的合作,用改革后的昆腔创作传奇《浣纱记》,推动了昆腔的传播。
昆腔在发展过程中与当地语言、音乐结合,成为地方化的昆腔,如北方的北昆;南方的苏昆、湘昆、川昆等,形成昆腔系统。此外,昆腔在近百年来又对京剧、川剧、婺剧、湘剧、祁剧、赣剧、桂剧、柳子戏、山西上党梆子和广东正字戏等剧种有过重大的影响,许多剧种至今仍保存着昆曲的剧目、唱腔和器乐曲牌。

承应戏

专为皇帝、皇太后、皇后演出的戏剧,是当时约定俗成的叫法。

庆典承应

凡遇皇太后、皇帝万寿,皇帝大婚,后妃千秋时,内外学都要在宫内演出,称庆典承应。演出的剧目有《双星永寿》、《碧月呈祥》、《八仙祝寿》、《群仙拱寿》、《万国来朝》等。

庆典承应戏

清宫中凡遇皇太后、皇帝、后妃寿辰,皇子成婚或祝捷等喜庆之日,都要按庆典内容承应戏剧。主要分为《九九大庆》和《法宫雅奏》两部分。

皇太后万寿圣诞承应

皇太后寿辰日承应戏剧,其剧目有《云日增辉 人天普庆》、《芝眉介寿》、《宝塔凌空》、《三元百福》、《添筹称庆》、《福寿双喜》、《喜溢环区》、《五福五代》、《虞庭集福》、《佛国祝寿》、《甲子图》、《比寿图》、《八仙庆寿》、《长生祝寿》、《祥芝迎寿》、《灵仙祝寿》、《群仙祝寿》、《万寿同春》、《日月迎祥》、《人天普庆》、《万寿祥开》、《万寿长生》、《河清海宴》、《尧天雅奏》、《韶护九成》、《万花向荣 御苑献瑞》、《慈容衍庆 蝠现瓶开》、《福禄寿》、《寿山福海》、《祝福呈祥》、《太平祥瑞》等。

蓬莱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之一,遍地生长着奇花异草,珍禽怪兽出没其间,还有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仙药,岛上的房屋都是用黄金白银建成的,光彩夺目。渤海之滨的山东省蓬莱,海面上有时会出现因光线折射而形成的“海市蜃楼”奇景,可能就是古人以为的仙岛。

彭祖

彭祖为传说中的人物,因封于彭,故称。其人善养生,会导气引体之养生术,活到八百岁。见刘向《列仙传•彭祖》。

三代

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紫阳公

据道家传说,汉代的周义山,字季通,汝阴人。入蒙山后遇见羡门子,得到了长生要诀,白日升天,号“紫阳真人”。见《云笈七签》卷一〇六。

安期生

安期生,秦汉间齐人,一说琅琊阜乡人。传说他从河上丈人习黄帝、老子之说,后到东海边卖药。秦始皇东游,与他交谈三天三夜,赐给他金璧数千万。但他没有接受,留下一封信及一双赤玉舄后,就遁迹了。后来秦始皇派遣使者到大海中去找他,还没有到蓬莱,因风浪太大而返回。一说安期生与蒯通友善。后来的方士、道家称其为居于海上的神仙。见《史记•乐毅传》、《史记•封禅书)》、《汉书•蒯通传》、《列仙传》等。

白石

即曲阳黄山白石,色泽光洁,纹理细腻,俗称汉白玉或白大理石,在造像记中则名为玉石或白玉石。迟至北魏晚期,人们已经规模化开采利用,延绵至今。

白石生

白石生,传说中的仙人,中黄子的弟子,彭祖时已两千余岁,不爱飞升,但追求长生,经常煮白石吃,又因为靠近白石山住,故号“白石生”。见汉刘向《列仙传•白石生》。

瑶池

《史记·大宛列传》引《禹本纪》:“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其上有醴泉、瑶池。”此即《山海经·西次三经》所记之瑶池,是传说中西王母的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