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仙庆寿》又名《福禄寿添筹称庆》、《添筹称庆》,为恭上皇太后徽号承应剧目、皇太后万寿圣诞承应剧目。记载全剧角色名,扮演者姓名或艺名,其他人员项目及相应姓名或艺名。其中全剧角色及其他人员项目计有八仙、鹤童、福星、寿星、水卒、龙王、管题纲、写本子题纲、喇叭、手锣、打杂戏鼓、铙钹、靴箱彩匣、梳水头人、走场、拿帘子拉云帐、档案房钱粮处。演艺人员名写黄纸签上,粘贴各项有关名下。扮演八仙的演员有张长庆、杨玉升、田进喜、乔荣寿、袁庆喜、陈进喜、张春和、李福贵。
该戏本尚有清昇平署《九九大庆》抄本。
《节令宴戏大戏轴子目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和《中国剧目辞典》著录。
八仙
“八仙”乃古代神话传说中的8位神仙: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与曹国舅。
题纲本
提纲本记载剧中人及相应演员、司琴、司鼓人名;记载角色的穿戴扮相和道具器物等。一般将一出戏的场次、剧中人及扮演者制成表格,贴在后台墙上,供有关人员参考。
昇平署
昇平署是清代宫廷戏曲承应及管理机构,其前身为南府。清道光七年(1827年),由于宫廷戏剧活动日渐衰败而大量裁减人员,并改称此名,但习惯上有时仍称南府。其隶属于内务府,设总管1人,首领4人。下设钱粮处、档案房、中和乐。清末咸丰皇帝和慈禧太后喜好戏曲,遂又大批挑选民籍学生入宫,四大徽班中的很多著名演员都兼充昇平署教习和学生,内学、外学和本家成鼎足之势,戏曲活动空前繁荣。南府和昇平署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戏曲剧本,培养了大批优秀演员,促进了京剧剧种的形成,推动了戏曲艺术的发展。
徽号
美好的称号,古时专用以称颂帝王及皇后。如顺治帝亲政上皇太后徽号称“昭圣慈寿皇太后”。每遇庆典,徽号可以屡次上加。
皇太后万寿圣诞承应
皇太后寿辰日承应戏剧,其剧目有《云日增辉 人天普庆》、《芝眉介寿》、《宝塔凌空》、《三元百福》、《添筹称庆》、《福寿双喜》、《喜溢环区》、《五福五代》、《虞庭集福》、《佛国祝寿》、《甲子图》、《比寿图》、《八仙庆寿》、《长生祝寿》、《祥芝迎寿》、《灵仙祝寿》、《群仙祝寿》、《万寿同春》、《日月迎祥》、《人天普庆》、《万寿祥开》、《万寿长生》、《河清海宴》、《尧天雅奏》、《韶护九成》、《万花向荣 御苑献瑞》、《慈容衍庆 蝠现瓶开》、《福禄寿》、《寿山福海》、《祝福呈祥》、《太平祥瑞》等。
恭上皇太后徽号承应剧目
恭上皇太后徽号承应剧目有《八仙庆寿》、《福寿呈祥》、《万载恒春》、《五福五代》、《一门五福》、《祝福呈祥》、《平安如意》、《喜溢寰区》、《吉曜承欢》、《喜洽祥和》、《万寿同春》、《添筹称庆》、《三元百福》、《福禄寿》、《升平集庆》和《慈容衍庆 蝠献平开》等。
福星
福星对应天上的岁星,即木星,福星根据人们的善行施赠幸福。
寿星
即老人星,人们常把其塑成头部长而隆起的老人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寿的象征。
水头
翡翠鉴定术语。指光线穿透翡翠内部的透明度,透明度高、通透清澈者被称为水头足。
黄纸
又称黄麻纸。即以本色麻纸染以黄檗(又称黄柏,芸香科落叶乔木,皮中有生物碱-小柏碱,既是染料,又是杀虫防蛀剂)树汁而成。古代素以黄色为贵,自魏晋至唐宋时期,染黄纸最为盛行。黄纸多用于写经,也是皇帝书写诏书的常用纸张。科举甲科进士及第者的名单均用黄纸书写,固有“黄甲”、“金榜”之称。殿试时皇帝用黄纸书写而发布的文告又称“黄榜”。近年来在我国敦煌石窟发现的写经大都为黄纸,于此可见我国染纸加工技艺历史之悠久。
九九大庆
帝、后生日所演庆寿之戏。皇帝万寿、太后圣寿日,演戏要连续数日乃至十数日。剧本有《九如颂歌》、《万卉呈祥》、《群仙祝寿》、《百福骈臻》等。遇帝后整寿如六十、七十、八十大寿,更要举行大规模庆祝。
《九九大庆》
《九九大庆》:清代,每年皇太后、皇帝、后妃、皇子、亲王寿辰之日,承应的庆典戏曲戏目统称《九九大庆》。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此书为中国现存公藏善本书目的总汇,收录了各级各类公藏部门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管委员会,高等院校,科学院系统图书馆,中等学校,文化馆,寺庙等781家单位的现存善本图书约13万部,但台湾地区除外。版本目录学上关于“善本”的含义向来是指精加校雠、误字较少的版本或稀见旧刻以及名家抄校、前贤手稿之类。本书目据上述范围选取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而又流传较少的书籍,但不包括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本书目按经、史、子、集、丛5部编排,分部出版。各部类所收各书以著者的时代先后为序;同书有多种版本者,亦按时代先后,先刻本,次抄本,有稿本者排在各本之前。每部书依次著录其书名、卷数、编著注释者、版本、批校题跋者及统一编号。每部书之后有藏书单位代码表和藏书单位检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