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正月初四日奉三无私、四月十八日广育宫、十月初一日养心殿、十月初八日恒春堂早膳承应此剧。道光二年(1822年)十一月十五日重华宫承应,辰正一刻三分开戏,未初二刻戏毕,有此剧。道光三年(1823年)四月十八日广育宫外学承应,道光四年(1824年)四月十八日广育宫万岁爷拈香,外学承应,均用此剧。道光四年(1824年)十二月三十日寿康宫承应开场戏即此剧。道光五年(1825年)正月初一日重华宫承应此剧。道光九年(1829年)正月十三日重华宫展诗应律承应,道光九年(1829年)正月十六日奉三无私承应晚班,道光九年(1829年)四月初一日同乐园承应,均此剧作开场戏。道光十年(1830年)闰四月初一日同乐园承应,道光十一年(1831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寿康宫承应,辰初五分开戏,未初五分戏毕,以此剧作开场戏。道光十六年(1836年)十一月初一日未初五分,养心殿帽儿排,道光十七年(1837年)八月初八日申初五分奉三无私上排,道光十七年(1837年)十二月初一日养心殿帽儿排,均有此剧。咸丰元年(1851年)重华宫承应此剧。咸丰二年(1852年)四月十九日重华宫承应戏,辰初三刻十一分开戏,未正一刻戏毕,以此剧作开场戏。咸丰五年(1855年)十一月初二日重华宫承应戏,巳初三刻七分开戏,申初二刻七分戏毕,有此剧。咸丰八年(1858年)十一月初一日重华宫承应戏,咸丰九年(1859年)正月十九日同道堂承应戏,均以此剧作开场戏。同治五年(1866年)正月十九日漱芳斋承应戏,有此剧。光绪五年(1879年)六月二十六日漱芳斋承应戏,未正开戏,亥初三刻八分戏毕,以此剧作开场戏。
本剧系清宫酒宴和碧霞元君诞辰承应剧目之一。剧情为:赐福天官、地官和水官聚会,赐福天官奉上帝旨赐福人间,降职百神,各尽职责:奏书防网利沽名渎奏章,博士拨茅连茹进贤良,蚕室护皇闱浩衍螽斯庆,力士周庐警卫勾陈向,宫廷四序咸休畅,大将军扫欃枪射天狼,勾芒神与雷电风雨神司职匀调,则百谷昌万类长。钟馗舞蹈祝福呈祥。地官与水官职掌山水,务必山出器车,河出马图。
清昇平署抄本《法宫雅奏四十八卷》亦载此剧。
《穿戴题纲》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天官
天官:天官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
总本
即戏剧的总剧本,包括每个角色的上下场、对白、唱词、简单动作等,一般供执行排演的人员使用。总本也是安殿本用本之一,供皇帝审批剧本和帝后看戏时阅览,以了解剧情。
昇平署
昇平署是清代宫廷戏曲承应及管理机构,其前身为南府。清道光七年(1827年),由于宫廷戏剧活动日渐衰败而大量裁减人员,并改称此名,但习惯上有时仍称南府。其隶属于内务府,设总管1人,首领4人。下设钱粮处、档案房、中和乐。清末咸丰皇帝和慈禧太后喜好戏曲,遂又大批挑选民籍学生入宫,四大徽班中的很多著名演员都兼充昇平署教习和学生,内学、外学和本家成鼎足之势,戏曲活动空前繁荣。南府和昇平署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戏曲剧本,培养了大批优秀演员,促进了京剧剧种的形成,推动了戏曲艺术的发展。
弋腔
弋腔:又称弋阳腔,戏曲声腔之一。由宋、元南戏流传至江西弋阳,与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结合,吸收北曲而成。弋腔至迟在元代后期已经出现。明、清两代,弋腔在南北各地繁衍发展,成为活跃于民间的主要声腔之一。其唱腔结构来自南戏的曲牌联套体制,角色行当也承南戏,分生、旦、净、末、丑。其舞台表演,即唱、作、念、打则只用锣鼓节制、帮衬,无管弦伴奏。清代宫廷承应戏系列中弋腔占十分之三。
养心殿
二刻
此本《隐秀轩集》是崇祯年翻刻本,故称“重校定二刻新版”,它忠实地保存了原刻本的内容。天启二年(1622年)原刻本现存美国国会图书馆。
重华宫
寿康宫
太后宫之一。位于故宫内廷外西路,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元年(1736年)建成。为皇太后居慈宁宫之寝宫,太妃、太嫔们亦随居于此。
同乐园
同乐园位于圆明园后湖东北面,是园中最大的戏台,有清音阁3层,宽10丈,下层设演特技的机轴;南有化妆室5间,北有观戏楼5间。乾隆间每年从正月十三起在此举行酬节会,连日宴赏宗室王公及外藩陪臣,并赏听戏;每逢皇帝生日,也在此演戏庆祝数日。
展诗应律
展诗应律:位于圆明园绮春园后湖南岸,建于嘉庆六年(1801年),正殿前建有戏台,是帝后节庆赏戏之所。
展诗应律承应
又称召试咏古承应。即清宫廷君臣之间诗词唱和活动期间的戏曲承应。清高宗弘历一生热衷于诗作,喜欢规模较大的君臣联句活动,以显示其才华,并联络君臣感情。联句常常于新年的正月初二日在重华宫或乾清宫的宴会上举行。联句形式一般是仿柏梁体。乾隆年间第一次赐宴联句是乾隆四年(1739年)正月初二日在乾清宫西暖阁举行的。乾隆十一年(1746年)八月在南海瀛台赐王公宗室宴以及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和六十年(1795年)两次千叟宴盛典中,也都有联句活动。此外,道光年间也有君臣联句活动。 联句活动期间宴饮赐茶,承应戏剧。展诗应律承应剧本即当时的专题演出剧本。典型剧目如《边臣进石 翰苑献诗》等。
帽儿排
帽儿排:不化妆演出的清唱。
承应戏
专为皇帝、皇太后、皇后演出的戏剧,是当时约定俗成的叫法。
同道堂
宫殿名。清宫和御苑中以同道堂命名的殿堂共有两处,一处在紫禁城内,即内廷西六宫之一的咸福宫的后殿;一处在圆明园内。
漱芳斋
碧霞元君诞辰承应
碧霞元君又称泰山娘娘,农历四月十八日为其诞辰。碧霞元君的来历有五种说法,一是汉朝宫廷中的玉女雕像,二是黄帝的仙女,三是汉明帝时的女神童,四是道教中受玉帝之命护国佑民的女仙,五是东岳大帝的女儿。第五种说法最为流行。东岳大帝父女居泰山,“泰”字在《易经•泰卦》表示天地交而万物通,故人们附会为妇女生子之意。又说“岱居本位,其色惟碧,东方主生,一本乎坤元滋生万物”,所以民间又视其为送子娘娘。清代京师(北京)重视此节,百姓至南顶进香。清宫廷则承应戏剧。如道光三年(1823年)四月十八日,宣宗旻宁在圆明园广育宫拈香,然后外学承应《天官祝福》,宣宗皇后拈香,内学承应《星云景庆》。
博士
官名,始置于战国。此后,博士官制虽历代相沿,而职能与前已有所不同。清代钦天监博士为钦天监下属的职官,专司指示更点。
螽斯
螽斯:虫名,寓意后妃之间和睦相处,皇室子孙众多。
勾陈
中国古代星名,位于北天极,即小熊座α星。
勾芒神
勾芒神是古代传说中掌管树木之神。《尚书大传》卷三:“东方之极,自碣石东至日出榑木之野,帝太皡神勾芒司之。”
法宫雅奏
宫中为诸喜庆事所演之戏,如皇帝或皇子指婚,演出《红丝结吉》、《璧月呈祥》,皇帝大婚、皇子成婚,演出《列宿遥临》、《双星永庆》,皇太后上徽号、册封妃嫔、行围等等各有专演之戏。乾隆时礼仪最繁,法宫雅奏之戏亦多,道光以后,巡幸、筵宴等礼渐少,法宫雅奏之戏也随之减少。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此书为中国现存公藏善本书目的总汇,收录了各级各类公藏部门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管委员会,高等院校,科学院系统图书馆,中等学校,文化馆,寺庙等781家单位的现存善本图书约13万部,但台湾地区除外。版本目录学上关于“善本”的含义向来是指精加校雠、误字较少的版本或稀见旧刻以及名家抄校、前贤手稿之类。本书目据上述范围选取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而又流传较少的书籍,但不包括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本书目按经、史、子、集、丛5部编排,分部出版。各部类所收各书以著者的时代先后为序;同书有多种版本者,亦按时代先后,先刻本,次抄本,有稿本者排在各本之前。每部书依次著录其书名、卷数、编著注释者、版本、批校题跋者及统一编号。每部书之后有藏书单位代码表和藏书单位检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