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剧为清宫万寿承应剧目之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六月二十日颐乐殿伺候戏,有此剧前三出。写东方朔偷吃长生不老丹,偷盗蟠桃,以及西池金母诸仙为汉武帝祝寿的故事。剧本为六出本,每出标目及内容如下。
第一出“预召神护”:昆仑山青鸾因啄坏蟠桃,外遁幻化,蛊惑汉武帝。朝臣东方朔必有谏诤。东方朔之父张夷已位列仙班,驾云前往长安,助他驱赶妖魔,传谕五雷神将预伏云头。
第二出“敛形识破”:西王母座下青鸾变作道人栾巴来武帝金殿炼长生不老丹,谕旨命东方朔与司马相如监制。
第三出“吞丹斗法”:武帝命栾巴献药,栾巴取葫芦倒药于香案,君臣拜祷,东方朔趁机偷吃了丹药。被发现后狡辩丹药无效,与栾巴斗法。栾巴不敌东方朔召来的五雷神将,化作青鸾腾空逃脱。东方朔往海外为汉武帝求仙。
第四出“逸兴防窃”:蟠桃初熟,蓬岛群仙都来赴会,恭祝金母圣寿。群仙奉王母命,小心看守桃园,防止曼倩再来偷桃。
第五出“变相偷桃”:东方朔别武帝后,在渤海骗得龙神的海藏至宝,得了中山千日酒。变作青鸟公,骗过神荼、鬰垒,进入蟠桃园,酒醉小童,窃取仙桃,遭群仙围堵,被擒。太白金星宣玉帝旨,道汉武帝好道求仙,修醮焚香,封禅五岳,感应上天,命西池金母率群仙与武帝庆贺。王母释放东方朔。
第六出“福寿绵长”:东方朔侍汉武帝迎接金母等。群仙献万年之桃,如圆之瓜,平安之果,太华之莲,长生之药,如琼之浆,白玉之液,赤石之髓,不老之丹,歌唱演舞,祝武帝千秋万岁之寿,兆万年如意福寿双全之乐。
剧末众仙再祝:“仁人必寿从来道,仁君福寿山河老,从此后万岁千秋寿不少。”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清戏曲作家张大复所撰剧目中有传奇《双福寿》,剧情不详。《戏曲小说书录解题》载有《双福寿传奇二卷》旧抄本,不著撰人名氏,凡二十五出,演周勃事。《曲海总目提要补编》载有《双福寿》,未知作者姓名,版本未记,分上下二篇,上篇演郭子仪事,下篇演东方朔事,有监药、窃食、偷桃、祝寿等情节,与本剧本类似。
总本
即戏剧的总剧本,包括每个角色的上下场、对白、唱词、简单动作等,一般供执行排演的人员使用。总本也是安殿本用本之一,供皇帝审批剧本和帝后看戏时阅览,以了解剧情。
南府
清代宫廷戏曲承应及管理机构,约设于康熙年间,府址在皇城内(今南长街南口以西)南花园。隶属于内务府,设大总管一名,乾隆年官级六品。南府下设若干机构,有内学、外学、十番学、中和乐、弦索学、钱粮处、档案房和大差处。乾隆年间民籍艺人增多,均在南府和景山官学,习惯上统称南府学生。景山只设外学、钱粮处和档案房。嘉庆年间革退部分民籍学生。道光三年(1823年)将南府和景山合并,进行了大的改组和裁减。道光七年(1827年),革去全部外学,十番学并入中和乐,改南府为升平署。
弋腔
弋腔:又称弋阳腔,戏曲声腔之一。由宋、元南戏流传至江西弋阳,与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结合,吸收北曲而成。弋腔至迟在元代后期已经出现。明、清两代,弋腔在南北各地繁衍发展,成为活跃于民间的主要声腔之一。其唱腔结构来自南戏的曲牌联套体制,角色行当也承南戏,分生、旦、净、末、丑。其舞台表演,即唱、作、念、打则只用锣鼓节制、帮衬,无管弦伴奏。清代宫廷承应戏系列中弋腔占十分之三。
方朔
方朔(生卒年不详),清代人,字小东,安徽怀宁人。官同知。长白花松岑、法可盦并重其才,延为上客。善骈文,工篆、隶书,学张迁碑及孔庙三碑。又能作细书,五寸之砚,一尺之笺,皆可缩写千余字汉碑一通。
东方朔
东方朔(公元前154-前93年),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人。《史记》和《汉书》有传。汉武帝时官至太中大夫,以善辞赋、巧词令、诙谐滑稽、语锋机智幽默而闻名,《汉书》称他为“滑稽之雄”。约东汉末年,民间奉其为仙。据《旧小说·甲集一·东方朔传》载,东方朔在世时曾对人说,天下知其底细者唯大王公一人。东方朔死后,汉武帝召大王公询问,大王公说不知。帝问大王公有何擅长,答曰观星。帝又问诸星是否皆在,大王公回答说诸星俱在,唯独岁星失踪18年后复现。于是武帝长叹道,东方朔在帝身边18年,却不知其为岁星。
西池金母
西池金母即西王母,神话中的女仙人,居于瑶池,长生不老。
青鸾
青鸾为古代传说中凤凰之类的神鸟。赤色多者为凤,青色多者为鸾,多为神仙座骑。
司马
将军属官,《续汉书·百官志》叙:其秩千石。
神荼、鬰垒
神荼、鬰垒为传说能制伏恶鬼的两位神人,相貌丑怪凶狠,若发现恶鬼,即以苇捆缚喂虎。后世遂以他们为门神。
封禅
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典礼,施于泰山、华山等名山。在山顶筑土为坛祭天,报天之功,称封。在山下僻场祭地,或设神庙,报地之功,称禅。历代王朝都把封禅作为国家大典。
五岳
中国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位于山东),西岳华山(位于陕西),南岳衡山(位于湖南),北岳恒山(位于山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
千秋
皇后、皇贵妃、贵妃、妃的生日。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此书为中国现存公藏善本书目的总汇,收录了各级各类公藏部门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管委员会,高等院校,科学院系统图书馆,中等学校,文化馆,寺庙等781家单位的现存善本图书约13万部,但台湾地区除外。版本目录学上关于“善本”的含义向来是指精加校雠、误字较少的版本或稀见旧刻以及名家抄校、前贤手稿之类。本书目据上述范围选取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而又流传较少的书籍,但不包括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本书目按经、史、子、集、丛5部编排,分部出版。各部类所收各书以著者的时代先后为序;同书有多种版本者,亦按时代先后,先刻本,次抄本,有稿本者排在各本之前。每部书依次著录其书名、卷数、编著注释者、版本、批校题跋者及统一编号。每部书之后有藏书单位代码表和藏书单位检索表。
传奇
传奇:1.小说体裁之一。一般指唐宋人用文言写作的短篇小说。唐传奇多为后代说唱和戏剧所取材,故宋元戏文、诸宫调、元人杂剧等也有称为传奇的。2.指明清以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以别于北杂剧,是宋元南戏的进一步发展。盛于明嘉靖到清乾隆年间。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都以演唱传奇剧本为主。著名作品有《浣纱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
郭子仪
郭子仪(697—781年),陕西华县人。唐朝著名军事将领。安禄山发动叛乱后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击败史思明。唐肃宗即位,任河东副元帅,率唐军收复洛阳、长安(西安),任中书令,进封汾阳郡王。为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重要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