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文补汇》
《清文补汇》说明
《清文补汇》凡例
《清文补汇》卷一
【《清文补汇》】
  《清文补汇》,八卷,清宜兴撰,清嘉庆七年(1802年)刻本,八册。版框22.3cm×15.2cm。
  此书是满汉合璧注解辞典,为修订、增补《清文汇书》而编成此书。该书的编纂目的与乾隆朝“规范国语”政策相符,乾隆敕修《御制增订清文鉴》是为了进一步修订、规范《御制清文鉴》中的汉语音译借词。清代民族语文音序辞典也紧跟着分类辞典的发展步伐,《清文汇书》与《御制清文鉴》一样,存在收入很多汉语音译借词和半音译、半意译词的问题,为此著者以《御制增订清文鉴》等为基础,汇集7900余条新定词语,并吸收《旧清语》等其它书中钦定词语等,并加以解释,依《清文汇书》体例,编成此书。
  《清文补汇》正文体例、词语编排、注解等均与《清文汇书》相近,但也有细微的区别,可谓《清文汇书》的续编。全书约收8300条词语,词汇量不及早期刊行的大型音序辞典,但所收词语均是经过乾隆朝规范后的新增词语,并收录了每个词语的词义及形态变化等,这些词大多为早期辞典中未收词语。该书与《清文汇书》为清代满族语言文化发展最全面的资料之一,对研究清代满语词汇变化颇有参考价值。
撰稿人:春花
关键词: 宜兴 版框 钦定 满族

宜兴

宜兴(1747—1809年),字桂圃,镶红旗人,清宗室爱新觉罗氏,恒新之子,永字辈。十一岁时授七品笔帖式,曾授太仆寺少卿、内府学士、镶黄旗蒙古副都统、经筵讲官、盛京礼部侍郎、盛京户部侍郎、盛京刑部侍郎、盛京仓场侍郎、山东巡抚、江苏巡抚、领队大臣、科布多参赞大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步军统领、翻译会试考官等职,著有《清文补汇》、《庸言知旨》等要籍。

版框

也称“框廓”、“边栏”。指古书书页四周的界线,主要形式为线栏。四周单线者称“四周单边”,四周双线者称“四周双边”,上下单线而左右双线者称“左右双边”。为求形式美观,亦有以图案花样组成的版框,称为“花边”。

钦定

凡皇帝亲自裁定的事项为钦定。

满族

满族,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源于女真。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今称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