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五体清文鉴》】



《御制五体清文鉴》,三十六卷,清乾隆年间内府精写本,三十六册。 版框34cm×19cm。
此书是满、藏、蒙、维、汉合璧标音辞典,系在《御制增订清文鉴》基础上逐渐增加蒙文、藏文、维文等而编纂成。正文“初编”32卷,“补编”4卷。该书特点是,依次列满文词语、藏文译文、蒙文译文、维吾尔译文、汉文译文,在藏文译词、维文译词下都标注满文注音,其中在藏文下标注古音、今音等两种注音,满、蒙、汉文译词下没有注音。从满文注音对象看,《御制五体清文鉴》正是《御制满洲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的续集,所收类目、词语编排顺序等都与《御制增订清文鉴》、《御制四体清文鉴》等相近,共26部,292类,约收18671条词语。
该书是一部满、藏、蒙、维、汉语互译以及研究清代满、藏、维语语言学的珍贵的资料,是清代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清代实施“同文之盛”民族政策的有力旁证,在各民族语言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此书是满、藏、蒙、维、汉合璧标音辞典,系在《御制增订清文鉴》基础上逐渐增加蒙文、藏文、维文等而编纂成。正文“初编”32卷,“补编”4卷。该书特点是,依次列满文词语、藏文译文、蒙文译文、维吾尔译文、汉文译文,在藏文译词、维文译词下都标注满文注音,其中在藏文下标注古音、今音等两种注音,满、蒙、汉文译词下没有注音。从满文注音对象看,《御制五体清文鉴》正是《御制满洲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的续集,所收类目、词语编排顺序等都与《御制增订清文鉴》、《御制四体清文鉴》等相近,共26部,292类,约收18671条词语。
该书是一部满、藏、蒙、维、汉语互译以及研究清代满、藏、维语语言学的珍贵的资料,是清代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清代实施“同文之盛”民族政策的有力旁证,在各民族语言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撰稿人:春花
内府
职官名,见《周礼·天官》,执掌贡赋货藏,以供邦国之用。后泛指皇家府库或宫廷。
版框
也称“框廓”、“边栏”。指古书书页四周的界线,主要形式为线栏。四周单线者称“四周单边”,四周双线者称“四周双边”,上下单线而左右双线者称“左右双边”。为求形式美观,亦有以图案花样组成的版框,称为“花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