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陈设书目》
《养心殿陈设书目》封面
《养心殿陈设书目》排架图之一
《养心殿陈设书目》排架图之二
《养心殿陈设书目》
《养心殿陈设书目》排架图之三
【《养心殿陈设书目》】
  《养心殿陈设书目》,清嘉庆年内府钞本。折装,开本48.5cm×25.5cm,版框46.1cm×21cm,四周双边,字数不等。
  《养心殿陈设书目》实为“养心殿陈设书目排架图”,图共有6格,每格6层,每层4列,每列陈书2函,每格可放48函。
  养心殿位于紫禁城内廷西南遵义门内,与斋宫遥遥相对。自遵义门南行数十步,过内右门即为乾清门广场。由于地处内廷又临近外朝,交通四达,便于皇帝的日常生活。自雍正帝起这里便成为各朝皇帝日常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重要场所。晚清时,慈禧皇太后也在此“垂帘听政”。作为宫内的重要建筑之一,其内部格局、陈设是依据实用的需要而随时变化的。
  作为皇帝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地方,清雍正帝以后各帝均重视养心殿的藏书建设,且因皇帝的不同,其藏书风格迥异。
  养心殿所陈书籍共有72部, 288函。其中经部书籍主要有《钦定十三经注疏》、《大学衍义》、《钦定书经传说汇繤》、《钦定诗经传说汇繤》、《钦定春秋传说汇繤》、《日讲易经解义》、《日讲书经解义》等23部;史部主要有钦定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纲目集说》等26部;子部书籍主要有《渊鉴类函》、《艺文类聚》等8部;集部书籍有《全唐诗》、《文选》、《御选唐宋诗醇》、《御选唐宋文醇》等15部。
  作为宫殿陈设用书,依照宫内制度,每年由内臣等拣派司员查核一次;每五年奏请皇上钦派总管内务府大臣查复。此图记录了同治二年(1863年)对养心殿所陈书籍的检查情况。如:排架图第4格《前汉史》第二函,下有白色浮签,上云:“同治二年,查过,欠四十七至十九本”;第6格《经义考》第5函,下有白色浮签,上云:“同治二年查过,欠二百九十九至三百一本”。这些信息说明,始于嘉庆年间的养心殿陈设书籍,到同治年间后,虽然其排架格局及书籍的种类没有变化,却有缺失现象。
  本排架图成于嘉庆年间,是嘉庆皇帝对养心殿藏书建设真实的记录,反映了嘉庆皇帝当朝时的国情及嘉庆皇帝的个人修养和文化旨趣。从排架图上看,经史为大宗,占养心殿藏书的2/3。
  该排架图为我们研究乾嘉时期养心殿书籍陈设情况提供了资料,对研究宫廷原状陈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养心殿的藏书因皇帝的不同而风格不同,经过朝代的变迁,至宣统时期,养心殿的藏书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中西文化开始结合。辛亥革命后,溥仪仍居住在紫禁城的北部,溥仪以赏赐为名将养心殿的一部分珍贵的宋、元、明版图书盗出宫外,养心殿的藏书遭到了一场浩劫。文物南迁时养心殿的藏书大部分也随古物一起辗转于祖国的大江南北。解放前夕,一部分藏书迁至台湾,一部分留在南京博物院,剩下藏书中大部分于七十年代拨交给了北京图书馆,少部分留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保存。
撰稿人:李福敏

养心殿

内府

职官名,见《周礼·天官》,执掌贡赋货藏,以供邦国之用。后泛指皇家府库或宫廷。

版框

也称“框廓”、“边栏”。指古书书页四周的界线,主要形式为线栏。四周单线者称“四周单边”,四周双线者称“四周双边”,上下单线而左右双线者称“左右双边”。为求形式美观,亦有以图案花样组成的版框,称为“花边”。

四周双边

书版一般用四周的界线围成,界线又称边栏,简称边。四周界线只画一道粗墨线者称单边。在粗线之内又附一道细墨线者称双边。上下两边没有细线、仅左右两边有细线者,称为左右双边。上下左右全有细线者,即称四周双边。

陈书

陈书(1660-1736年),自号上元弟子,晚号南楼老人,钱纶光妻,陈群之母,浙江嘉兴人。幼咏诗礼,好法书名画,山水、人物、神佛、花鸟、草虫皆能入画。有《复庵诗稿》。

内廷

广义即为宫廷。紫禁城范围内可统称内廷或大内。狭义讲即为宫廷后部帝后生活区。

斋宫

明制。建于天坛内西侧,东向,为皇帝致斋专用之宫。百官在各自衙署内致斋。斋戒中要求:“不饮酒,不食葱韭薤蒜,不问病,不吊丧,不听乐,不理刑名,不与妻妾同处。”清朝雍正年间宫内建有斋宫,祭天时,皇帝于大内斋宫致斋二日,坛内致斋一日。百官皆斋于公署。其制辞是:“凡陪祀致斋各官不理刑名,不宴会,不听音乐,不入内寝,不问疾吊丧,不饮酒茹荤,不祭神,不扫墓,有疾有服(守孝)者皆弗与,其有故违不到者,察治之。”

乾清门

钦定

凡皇帝亲自裁定的事项为钦定。

日讲

日讲是经筵制度的发展与补充,始于明景泰帝,即儒臣每日为皇帝进讲经史。

《全唐诗》

清康熙年间,彭定求等人奉敕编纂唐代诗歌总集,共收二千三百多位诗人作品,有帝王后妃至民间之作共四万八千余首诗,计九百卷。

内务府

全称“总管内务府”,是清代掌管皇家事物的最高管理机构。始设于清初。顺治十年(1653年)六月裁内务府,改设十三衙门。顺治十八年(1661年)废十三衙门,重设内务府。康熙十六年(1677年)内务府初具规模,下设七司三院:广储司、都虞司、掌仪司、会计司、庆丰司、营造司、慎刑司、上驷院、武备院、奉宸苑,其职能与国家机构中的六部相对应。另有分支机构一百三十余处。

浮签

书本或文稿内随文粘贴的纸条,上书批注修改或其它需要说明的文字。一般以点粘的方式粘住签条的上端,下端平摆浮搁,既可掀起而不遮挡书中文字,也便于随时揭去。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各省纷纷响应,并先后宣布脱离清政府统治,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同年12月,孙中山回国就任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

文物南迁

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并进逼华北。为谋文物安全,当时遂有选择精品迁址储藏之筹备。文物运输前,院方向行政院和地方军政长官发出密电,请沿途保护。路线避开天津,绕道南下,以免遭日军袭击。列车全部是铁皮车,车顶四周均架起机枪,车两旁逐段有马队随车驰聚,每到一站,地方官派人上车交差。重要关口,车内熄灯。 2月7日 第一批南迁文物起运。古物馆452箱,图书馆602箱,文献馆1,064箱,共2,118箱。吴瀛等监运。3月5日抵沪。 3月15日 第二批南迁文物起运。秘书处426箱,古物馆384箱,图书馆44箱、文献馆436箱,共1,290箱。俞同奎等监运。21日抵沪。 3月28日 第三批南迁文物起运。秘书处1,013箱又62包,古物馆242箱,图书馆477箱,文献馆1,240箱,共2,922箱又62包。程星龄等监运。4月5日抵沪。 4月19日 第四批南迁文物起运。秘书处2,635箱又2包,古物馆829箱,图书馆138箱,文献馆1,033箱,共4,635箱又2包。马衡等监运。27日抵沪。 5月15日 第五批南迁文物起运。秘书处1,534箱,古物馆724箱,图书馆154箱,共2,412箱。俞同奎等监运。23日抵沪。 南迁文物总计13,427箱又64包。附我院一同运沪者另有古物陈列所5,414箱,颐和园640箱又8包3件,国子监11箱。 1936年,南京朝天宫文物库房建成后,南迁文物遂分五批运往南京。

南京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欣闻贵院网站即将开通,我谨代表南京博物院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国的文博事业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形成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博物馆事业更是开始了大踏步地向前发展,肩负起了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爱国主义、普及科学技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任。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博物馆也将借助这一现代化的手段而翻开崭新的发展篇章。时值新世纪的开端,贵院网站的揭幕和其他博物馆网站的建设标志着我国博物馆事业开始步入了信息时代。我们相信随着我国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藏品的保管和研究、文物保护、展示等手段都将出现根本性的转变;博物馆局域网接入国际互联网后,将带入大量的文物资源,由此将促生大量的虚拟博物馆,使博物馆真正地走入千家万户。因此我们有理由展望信息技术为博物馆带来的美好前景。 最后,我衷心祝愿故宫博物院网站欣欣向荣,成为我国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楷模! 恭祝 安祈 南京博物院院长 徐湖平 2001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