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同文韵统》
《钦定同文韵统》封面
《钦定同文韵统》御制序
《钦定同文韵统》天竺字母谱
【《钦定同文韵统》】
  钦定同文韵统》,六卷,清允禄等奉敕撰,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武英殿刻本,一册。版框21.1cm×13.9cm。
  此书是梵、藏、满、汉四体合璧语音辞书,乾隆帝为各民族语言准确翻译佛经咒语敕修此书。该书主要讲述满、汉文转写梵、藏文字母的方法,包括“天竺字母谱”、“天竺音韵翻切配合字谱”、“西番字母配合字谱”、“天竺音韵翻切配合字谱”、“大藏经典字母同异考”、“华梵字母合璧谱”等。各卷正文体例有区别,前三卷为首列梵文字母或藏文字母,下列藏文字母或满文字母及阿利噶利对音字、汉文切音字等;后三卷主要讲述梵文字母、藏文字母的属性、发音部位等,每卷前后均说明用满汉字转写切音的方法。卷一、卷六为全书的主体部分。
  此书对梵、藏、满、汉各语言的语音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撰稿人:春花

《钦定同文韵统》

这是一部清代梵藏满汉文合璧的“韵书”,由允禄、傅恒等奉敕撰,5册。此书以佛经为资料,对天竺(印度)、西番(主要指藏族)的语音和文字进行了研究,卷一为“天竺字母谱”,卷二为“天竺音韵翻切配合字字谱”,卷三为“西番字母配合谱”,卷四为“天竺西番阴阳字谱”,卷五为“大藏经典字母同异考”,卷六为“华梵字母合璧谱”。其正文体例由表格、文书两部分组成,其中卷一、卷六为全书的重点,正文结束前有“字母后说”,统括同文韵进行解释。此书是用满汉文两种文字翻译并拼写梵文和藏文经咒的文字学和音韵学著作,对研究天竺、西番、汉文及满文语音的相互关系及音韵学很有价值。

钦定

凡皇帝亲自裁定的事项为钦定。

允禄

允禄(1695-1767年),清圣祖玄烨第26子,号爱月居士。因太宗第5子硕塞长子庄亲王博果铎无后,宗人府以允禄过继之,袭亲王。精数学,通乐律,乾隆时曾掌工部,管乐部,乾隆三十二年卒,谥“恪”。

武英殿

版框

也称“框廓”、“边栏”。指古书书页四周的界线,主要形式为线栏。四周单线者称“四周单边”,四周双线者称“四周双边”,上下单线而左右双线者称“左右双边”。为求形式美观,亦有以图案花样组成的版框,称为“花边”。

咒语

咒语是佛教密宗的真言,译自梵语的“mantra”,汉文音译成“漫怛攞”或“曼陀罗”,又称“咒”、“神咒”、“密语”、“明咒”、“咒陀罗尼”等,意为真实不妄的言辞,为佛典翻译中“五不翻译之一”,约分“长咒”、“短咒”、“咒心(或明)”、“种子字”等四种。密宗经典中更多地宣扬真言咒语的神力,谓其为佛菩萨所密授,在加持、诵读时可获得菩萨慈悲法力的加持,获得功德。

大藏经

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我国,佛教典籍也随之在我国得到很大发展,翻译、缮写、刊刻的佛经大量出现。除单经外,还整理编辑了大藏经。大藏经相当于佛典的百科全书,内容庞博,其论述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医学、建筑诸多领域,对研究佛文化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大藏经在体系上分为“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分。“甘珠尔”意为佛说部,即佛祖释迦牟尼的教法总集,包括显、密的经、律两部分,共1108种。“丹珠尔”则是佛弟子及研究佛学的学者们对经、律两部分的阐述和论疏,包括密教仪轫和五明杂著等,共3461种。藏文写本甘珠尔经目前所知有三种:一为明景泰写本(不详所藏何处),一为清康熙八年(1669年)写本(现存台北故宫),一为乾隆三十五年泥金写本,现分存于北京故宫及台北故宫。

梵文

亦称“梵字”、“梵语“、“梵书”,是印度古代的一种语言文字。相传为大梵天王所造,梵天创造了梵文字母。梵文是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同时对汉藏语系有很大的影响。其南北发展各异,行于北者多方形,行于南者多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