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会典》,一百六十二卷,清伊桑阿等纂,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内府刻本。版框24.3cm×17.4cm。
《大清会典》(康熙朝)亦称《康熙会典》,是清入关后正式颁行的第一部会典。全书以职官为纲,分别记其职司、设置、品级、规章、掌故等,是了解清代行政组织、政治法规、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因社会在不断变化,旧的规章不能适应变化的形势,以后清代各朝多有续修。记载一个朝代官署职掌制度的书。唐代时有《唐六典》,虽为六,实包括中央地方所有官署的体制。明清时改称会典,仍以六部为纲。清又有会典则例与会典并行。 职官名,见《周礼·天官》,执掌贡赋货藏,以供邦国之用。后泛指皇家府库或宫廷。
伊桑阿(1638—1703年)清初大臣。伊尔根觉罗氏,满州正黄旗人。顺治九年进士,历官礼部主事、礼部侍郎、兵部尚书等,选任过三朝国史总裁,《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卒,谥文端。书名。简称《清会典》。清官修政书。康熙时初修,雍正、乾隆、嘉庆、光绪各朝叠加续纂。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成书一百六十二卷;雍正十一年(1733年)成书二百五十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成书一百卷;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成书八十卷;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成书一百卷。采取“以官统事,以事隶官”的写法,以政府机构为纲,系以各种政事。各朝所修《会典》叙事时间相接,汇编清代各官衙的执掌、政令、事例及职官、仪礼等制度,为研究清代典制的重要资料。各书成书时均有殿本。 也称“框廓”、“边栏”。指古书书页四周的界线,主要形式为线栏。四周单线者称“四周单边”,四周双线者称“四周双边”,上下单线而左右双线者称“左右双边”。为求形式美观,亦有以图案花样组成的版框,称为“花边”。TAG标签耗时:0.0225059986114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