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
【《通典》】
  《通典》,二百卷,唐杜佑撰,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武英殿校刊本。版框22.5cm×15.2cm。
  《通典》是我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成书于唐贞元十七年(801年),历时三十余载。记事起上古传说中的黄帝,终唐玄宗天宝之末,附注间及肃、代两朝,记载了上古至唐代宗年间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今本《通典》共二百卷,分为九典,食货居首,次以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每典下系子目,有一千五百余事条,子目下分细目。本书贯通历代史志,独创专门的典章制度通史,在历史编纂学上具有重要地位。
撰稿人:李士娟

武英殿

版框

也称“框廓”、“边栏”。指古书书页四周的界线,主要形式为线栏。四周单线者称“四周单边”,四周双线者称“四周双边”,上下单线而左右双线者称“左右双边”。为求形式美观,亦有以图案花样组成的版框,称为“花边”。

黄帝

我国古代传说中著名的帝王之一,中华民族的祖先。姓公孙,因长于姬水,故姓姬。因生于轩辕之丘,号轩辕。立国于有熊,又号有熊氏。传说黄帝败炎帝于阪泉,诛蚩尤于涿鹿。即位后,命仓颉作六书、大挠作甲子等,并造兵器、建宫室,其妻嫘祖养蚕、治丝。黄帝功绩颇多,所以被尊为五帝之首。

天宝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使用的年号,始于公元742年,止于公元756年,共15年。其中开元十四年(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

沿革

“沿”,沿袭;“革”,变革,指事物发展变革的历程。志书中常以“沿革”作为门目,记述一地行政设置的发展变革,常与建置、城池、公署等目并列。其编写方法有两种:一按时间依次载述;二为表格形式,以年代为经,以事实为纬,称为沿革表,可省冗文,且能一目了然。

唐玄宗

唐玄宗(685—762年),即唐明皇李隆基,712年至756年在位。执政前期,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史称“开元之治”。后期朝政日渐荒废,终致“安史之乱”爆发,遂被尊为太上皇,后抑郁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