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熙皇帝一生勤勉好学,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是书为玄烨从避暑山庄中选出36景,每景作诗一首,并命揆叙等儒臣为其诗逐句注释。注释之引文出处用红线标出,朱色句读,清晰醒目。此外,每诗附一图,为戴天瑞彩色指画。指画设色厚重,线条刚劲。诗情画意,相得益彰。
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有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薰山馆、水芳岩秀、万壑松风、松鹤清越、云山胜地、四面云山、北枕双峰、西岭晨霞、锤峰落照、南山积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16景;下卷有濠濮间想、天宇咸畅、暖溜暄波、泉源石壁、青枫绿屿、莺啭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远近泉声、云帆月舫、芳渚临流、云容水态、澄泉绕石、澄波叠翠、石砚观鱼、镜水云岑、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樾、水流云在20景,共36景。36景诗,有五言古诗、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古诗、七言绝句。康熙皇帝为避暑山庄各处景象题取景名时,对古诗词广征博引。如长虹饮练和双湖夹镜,取意李白的《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水流云在,取意杜甫的名篇《江亭》:“水流心不竟,云在意俱迟”;风泉清听,取意孟浩然名句:“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香远益清,出自周敦颐《爱莲说》:“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这些充满诗意的题名,恰切地点出了景点的特色,景点名称亦即诗之题名,诗题之下,均附有介绍本景点的小记。
玄烨
揆叙
揆叙(1671—1717年),字凯功,号惟实居士,清满洲正黄旗人。诗人,明珠次子。官至翰林院掌院学士。博雅好古,精鉴赏,富收藏,有“谦牧堂”庋藏其毕生搜集的雅玩奇珍。著《益戒堂自订诗集》、《隙光亭杂识》等。卒谥“文端”。
指画
亦称“指头画”。即用手指和手掌蘸墨或色在纸绢上作画,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指画据悉始于康熙年间的高其佩,其侄孙高秉著有《指头画说》。乾嘉以后,兼工指画者益见增多。
内府
职官名,见《周礼·天官》,执掌贡赋货藏,以供邦国之用。后泛指皇家府库或宫廷。
套印
由数件大小不等的单独印章相套合而成的组印,又有人称之为子母印,一般有2到4件不等。套印出现于东汉后期,常见于魏晋时期,均为铜质。汉末的套印形体较小,印钮为龟钮或瓦钮。大印印台中空,侧面开口,小印嵌入,两件相套合。魏晋时期的套印形体较大,印钮为避邪钮,有多至四印相套者,但最内的小印往往是扁小的双面印。套印的出现与印凭的使用对象有关,外层印面均是印主人的姓名,内中小印之印文则是其字号。套印的使用表明印章的功用划分更为细致。
戴天瑞
戴天瑞(生卒年不详),字西塘,号贲园,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康熙年间的宫廷画家。善山水,兼工写意,水草鳞介颇有神韵,且善指画创作。
套印本
套印,即在同一版面上刷印出几种不同的色彩。它是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为精细、复杂的印刷,它使书籍现出五彩斑斓的面貌。 早期的套印技术雕一版而涂以多色,一次印成,称为“涂版”或“套色”。此法容易串色而致模糊不清,后改为分版印刷,即把同一版面上需用的几种颜色分别刻成同样大小的几块版,然后在一张纸上依次加印,称作“套版”或“套印”。相比较而言,后一种方法更为精细。从现存实物看,套印本少者两色,多者五、六色,颇为美观。
避暑山庄
又称“承德离宫”、“热河行宫”,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始建于清代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十年正式命名为避暑山庄。乾隆朝曾进行过大规模的扩建,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皇家园林。康熙皇帝玄烨和乾隆皇帝弘历,每年夏、秋季至此居住,处理政务等,使之成为都城北京以外的又一个政治活动中心。
朱墨套印
指用红色和黑色套印的书籍,一般文字用黑色,句读或圈点用红色。
康熙皇帝
延薰山馆
馆名取意于《礼·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其歌词是“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万壑松风
此景点是据五代——北宋画家巨然的《万壑松风图》进行设计的。景名承袭了画名。
南山积雪
取意于祖咏《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梨花伴月
取意于郑谷《张寓洛南村舍》:“春阴妨柳絮,月里见梨花。”
曲水荷香
取自王羲之《兰亭集序》:“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濠濮间想
见于《世说新语》。文曰:“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木,便自有濠濮间想,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李白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一字长庚,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出生于碎叶(今苏联托克马克)。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因荐召翰林供奉,遭谗出京。游历江湖,纵情诗酒。以后坐永王之乱流夜郎,中途遇赦,还依族叔李阳冰,后以病卒。李白是唐代的伟大诗人,亦擅书,他的诗创造性地运用了一系列浪漫主义手法,使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被世人称为“诗仙”。诗文收入《李太白集》。
杜甫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唐朝诗人,有“诗圣”之名。其诗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倾向 。《三吏》、《三别》、《秋兴》、《春望》等诗篇广为传颂。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年),唐代诗人,襄阳(今属湖北省)人。曾游历东南各地,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隐逸生活,与王维齐名,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