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展出。
景仁宫是故宫博物院于2005年开设的捐献专馆,立有“景仁榜”镌刻捐献者名录。1945年至今,故宫博物院已累计接受社会各界800余人次捐献的3.5万件/套文物。此次举办的“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是在景仁宫举办的第10个捐献文物主题展览,同时也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的第49个捐献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包括郑振铎、孙瀛洲等捐献大家的捐献文物,展品类别包含书画、陶瓷、铭刻、玉石器、金银器、雕塑等,展期一年。
10月16日,展览开幕式在景仁宫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出席并宣布展览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解冰,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闫晓东,捐献者家属代表郑源,公益慈善研究院内地首席代表陆怡,以及文旅部、文物局直属文博单位,北京市下属有关单位,有关协会、基金会代表,故宫博物院领导班子出席开幕活动。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都海江主持开幕仪式。本次展览由公益慈善研究院独家捐助。
王旭东院长表示,故宫博物院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支持,受益于社会各界人士的慷慨相助。在这些捐献者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知名学者和收藏大家,有工人、农民等各行各业人员,还有海外华人华侨和国际友人,以及故宫博物院本院职工。每件捐献文物背后的故事虽各有不同,但都饱含了捐献者守护中华文脉的朴素热忱,彰显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
解冰副局长表示,文物捐献是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来源。文物捐献者的捐献行为闪耀着无私奉献的光辉,体现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切热爱和高度责任感,以切实行动为文物保护传承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我们子孙后代留住了历史的记忆。国家文物局正在组织编撰新中国捐献文物图集,后续也将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为文物捐献创造更有利条件。
郑振铎先生是新中国文物事业的奠基人,首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开幕式上,其孙郑源作为捐献者家属代表出席并致辞。他说,故宫博物院从明清皇宫禁苑变身为人民博物馆,这其中凝聚着无数先辈的心血与智慧。先辈们怀着对中华文化的无比的热爱,将毕生珍藏无私捐赠给国家,这种化私为公的高尚情操永远为世人所铭记。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是捐献者家族的记忆,是民族的瑰宝,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公益慈善研究院内地首席代表陆怡谈到,此次展览是公益慈善研究院与故宫博物院五年合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兼具艺术与科技素养的专业人才。他表示,本次展览透过逾100件/套展品呈现100名捐献者的捐献,不仅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彰显了社会贤达无私捐献,共同为中华文化贡献的心。
本次展览以“见人、见物、见精神”的展示思路,对应展览三个单元“念其人、记其功、彰其德”,旨在从捐献者、捐献文物、捐献精神的三个视角,全方位呈现捐献文物的深层意义与多元价值,引导观众深入了解捐献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呼吁公众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景仁宫前殿为第一单元“念其人”,下设“率先垂范”“家国情怀”“大爱无疆”“紫禁丹心”四个小节。选择的捐献者涵盖国家领导人、社会各界贤达、港澳台同胞、爱国华侨华人、国际友人、故宫同仁等,他们以无私大爱守护民族文化之瑰宝,以拳拳之心铸就文明传承的丰碑。
景仁宫后殿东侧为第二单元“记其功”,通过“合浦珠还”“众藏补阙”“华章赓续”三个小节,呈现捐献文物在实现清宫流散回归、补充院藏所缺、延续藏品体系三方面的价值。正是通过捐献者的慷慨捐献,帮助故宫博物院逐渐形成了能够完整展现重要门类文物发展脉络的藏品体系。
景仁宫后殿西侧为第三单元“彰其德”,下设“仁心懿德”“铭心永记”两个小节。选取捐献者5封亲笔书写的信笺、3段真挚的话语及其捐献文物,彰显捐献者的高风亮节、仁心义举;同时展示故宫博物院为捐献者举办的展览、出版的图录等,表达对捐献者的铭心永记,和对捐献精神的传承赓续。
受展览空间所限,捐献者及捐献文物不能一一列举,只能以微知著、管窥全貌,但故宫博物院对所有捐献者心怀同样的感激与敬意。
受古建筑展出条件限制,为保证文物安全,本次展览将展出部分文物仿制品,部分文物原件也将于11月3日和12月10日更换为仿制品。具体替换目录如下:
序号 |
名称 |
时代 |
换陈时间 |
1 |
陈继儒梅花及书诗画册 |
明 |
2025年11月3日 |
2 |
赵孟頫、赵雍行书上中峰札合卷 |
元 |
2025年11月3日 |
3 |
王鉴仿宋元山水册 |
清 |
2025年11月3日 |
4 |
徐冈西园雅集图扇 |
清 |
2025年11月3日 |
5 |
王夫之双鹤瑞舞赋卷 |
清 |
2025年11月3日 |
6 |
犀角雕布袋和尚 |
清 |
2025年11月3日 |
7 |
竹雕羊祜像臂搁 |
清 |
2025年11月3日 |
8 |
飞泉琴 |
唐 |
2025年12月10日 |
9 |
残雷琴 |
清 |
2025年12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