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宫廷的辉煌——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珍藏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幕

2013-04-25

  由故宫博物院、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印度宫廷的辉煌——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珍藏展”于2013年4月25日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举行开幕仪式,正式对公众开放。
  该展览以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的珍贵收藏为依托,特别精选绘画、织品、武备、饰物等印度宫廷艺术珍品113件(套),从宫廷朝会、宫廷生活、宫殿之外、西方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展示了18至19世纪丰富多彩的印度王权文化,鲜活地展现了印度宫廷艺术的华美风姿。
  印度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宗教、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数千年来,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及莫卧儿王朝等强大帝国使印度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它是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的诞生地,同时也受到伊斯兰教的深刻影响。17世纪后,莫卧儿帝国开始衰落,强大的地方统治者以及欧洲各贸易公司纷纷拓展势力范围。各种文化的交流日渐频繁,很多精美的艺术珍品都诞生于这一时期,表现出权力和影响力的转移带来的王室地位以及宫廷文化和艺术资助的变化。
  成立于1852年的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是世界领先的艺术和设计博物馆。其丰富多样的藏品跨越了数千年的人类历史,涵盖了每一个艺术门类,来自印度次大陆的艺术藏品尤其著名。
  故宫博物院与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有着良好而广泛的合作。“印度宫廷的辉煌——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珍藏展”是双方又一次共同策划、精诚合作的重要展览。
  故宫博物院一直致力于“走出”宫墙,与社会各界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承载起中外文化交流的重任。本次展览也是印度文物首次在故宫博物院大规模展出,神秘而瑰丽的印度宫廷珍品,风格迥异的展览氛围,两个古老的东方文明碰撞出的火花,必将带给观众难忘的艺术和文化体验。
  本次展览为期3个月,将于2013年7月31日结束。展览不单独售票,观众凭故宫博物院门票入院后可免费参观。

  背景材料

  第一部分  宫廷朝会(23件套)
  宫廷朝会(darbar)是统治者表达和行使其权力的主要场合,“darbar”一词源自波斯语。朝会不仅是统治者权力和权威的彰显,也是处理邦国事务的场所。朝臣和贵族都要遵循严格的礼仪规定出席朝会。
  最正式的宫廷朝会,如国王的生日朝会等,是一场盛大的公开活动。国王身着华服,佩戴珠宝,手持仪式性的武器。象征王权和王室职责的仪仗围绕在他身边。为彰显统治者的等级地位,国王通常会向大臣、贵族或其他重要来宾赏赐礼品(dana)。臣民们也会向统治者奉上礼品来表示效忠。
  展品“梅瓦尔的阿玛尔•辛格二世像”:这件巨大的作品所画人物体现着统治者的地位与权势,以及作为国王所应具备的军事才能和军事素质。这可以从所画人物的一些精美佩饰及武器中得以体现。
  展览海报所用的主题画面作品“兰吉特•辛格的黄金王座”:据说该王座是用来庆祝胜利而特别制作的。王座的设计理念和中部收窄的形状有着各种宗教艺术造型的特质,象征着贞洁和创造力,造型独特而神圣。
  
  第二部分  宫廷生活(37件套)
  王宫不仅是王室大家族的居住地,也是处理国事的场所、朝臣活动的舞台、军队驻守以及匠人作坊的所在地。尽管历经变迁,但印度宫殿始终遵循既有的原则,尤其是将宫殿分成三个独立的区域:用于宫廷朝会和其它宫廷仪式的公共区域、统治者的私人宅邸,以及女眷居住区。一夫多妻在印度教、伊斯兰教和锡克教宫廷都很常见。统治者们往往出于政治结盟的目的娶妻,因此妻室众多。
  印度统治者的“私生活”——他们的婚姻、家庭关系和消遣娱乐实际上都高度公开,而且具有政治意义。统治者及其家族成员参加的宫廷娱乐活动包括下棋、聆听音乐和诗歌、观赏舞蹈表演以及欣赏绘画作品。他们还进行个人的敬神活动,庆祝宗教节日。
  展品“弦乐器”: 弓弦乐器在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晚始于10世纪。乐器通常功能性与装饰性兼备。这件弦乐器的主体是颇具想象力的孔雀形状,指板部分有品柱,用弓演奏。琴尾甚至装饰有真正的孔雀羽毛。这种乐器主要见于北印度,尤其是旁遮普地区。
  展品“男式长袍”:长袍采用大胆的红色和金色图案,以及亮红色和黄色的编织内衬,在宫廷中会非常显眼。这件长袍应与其他奢华的纺织品搭配穿着,比如褶裤、腰带、披肩和帽子。

  第三部分  宫殿之外(29件套)
  为了在臣民面前展现他的至高无上,证明其有能力治理好国家,保护人民免受外敌威胁,印度的统治者在宫殿之外所展现的形象和作用,对他的地位和权威至关重要。
  在印度,国王的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在王室庆典和宗教节日的盛大游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统治者骑着盛装的大象或马匹,身着华服,珠光宝气。侍从们手持华盖、牦牛尾拂尘、孔雀羽扇和权杖等各种王权的象征物,簇拥在他周围。
  展品“科塔的拉姆•辛格二世游行图”:在这幅作品中,科塔大君拉姆•辛格二世(1828—1866年在位)头顶绿色的光轮,意气风发地骑着装扮华丽的大象,在首府的街道上行进。拉姆•辛格二世是个传奇人物,他喜欢通过绘画作品来突出自己的权势和活力,尤其是这种列队行进的场景,或者狩猎和战争场面。
  展品“象轿”:乘坐大象时,印度的统治者会使用象轿。象轿是用绳索固定在大象背上的一个座位。外出狩猎时所用的象轿可能只是一个带低扶手的简单的木质平台,但在仪式中使用时,象轿的结构更加精巧,以吸引人们关注国王及其所乘坐的皇家大象的威风和华贵。

  第四部分  西方的影响(24件套)
  印度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吸收和改造外国的影响和思想,无论这些影响和思想是由商人还是殖民者带来的。17至19世纪,欧洲各大贸易公司将西方的产品和技术带到印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印度统治者对来自西方的珍奇商品兴致勃勃,将它们吸收到自己的宫廷文化中。
  18世纪下半叶,西方对印度宫廷生活的影响日益显著,尤其是在阿尔果德、穆尔希达巴德和勒克瑙等中心地区。这些邦国的统治者在政治上依赖东印度公司,逐渐养成了取悦外宾的习惯,他们从欧洲定制奢侈品,甚至资助在印度的欧洲艺术家。许多印度统治者开始效仿西式的习俗,学习欧洲的生活方式和做派。他们为此建起了欧式的宫殿,订购西式的产品进行装饰。西式的风格逐渐成为新的王室身份象征的一部分。
  展品“棋和棋桌”:这张桌子是印度宫廷中较早的西式家具之一,但高度与西式的桌子不同,表明人们在使用这张桌子时可能是坐在低矮的座位上。这张桌子的装饰非常朴素。人们显然认为比较素朴的欧洲装饰风格更适合这件西式家具。桌子的弯腿沿袭了18世纪30年代以来流行的英式家具风格,桌腿仿照动物腿的形状制作,末端是像爪子一样的脚,桌腿的上部有牙雕的莨苕叶形装饰。
  展品“制服(一套)”: 欧洲的军装对印度统治者的着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到19世纪中期,印度统治者们已经接受了西方服饰和生活方式的许多方面。这套精美的制服是为巴罗达大君卡恩德拉奥•盖克瓦德(1856—1870年在位)制作的。它混合了西式礼服的样式和印度传统的刺绣工艺,显得十分独特。

问题反馈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