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藏传佛教文物保管与保护培训班

2018-11-03

  为提高藏传佛教文物保管与保护业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加强文博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受国家文物局委托,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于2018年10月14日至11月2日承办了国家文物局藏传佛教文物保管与保护培训班。该培训班是继2015年11月第一届国家文物局藏传佛教文物保管与保护培训班和2016年11月第二届国家文物局藏传佛教文物保管与保护培训班以来,故宫学院承办的第三届相同主题的培训班。该培训班在全国文博系统招收学员共25名,分别来自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和北京的24家文博单位,均有一定的藏传佛教文物保管和保护经验。


  该培训班邀请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14名专家授课。课程紧密围绕藏传佛教文物保管与保护的主题,历时20天,共144学时,全面涉及了藏传佛教文物的操作、管理、保护、修复、鉴定和研究。课程组织形式分为专题授课、现场教学和学员交流三种。培训班充分利用故宫博物院丰富的藏传佛教文物资源和师资力量,逐步使学员们系统地掌握了藏传佛教文物保管与保护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显著提高了学员在藏传佛教文物保管与保护方面的水平。


国家文物局藏传佛教文物保管与保护培训班合影


  一、开班仪式


  2018年10月15日上午,国家文物局藏传佛教文物保管与保护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敬胜斋举行。开班仪式由故宫博物院科研处处长宋玲平主持,故宫博物院纪委书记朱鸿文,国家文物局人事司副司长彭冰冰,国家文物局人事司专家与培训处处长周君生,授课专家代表、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家鹏等出席,25名学员和教学管理组成员等参加了开班仪式。


故宫博物院纪委书记朱鸿文在开班仪式上致辞


开班仪式现场


  首先,故宫博物院纪委书记朱鸿文讲话。朱书记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的藏传佛教文物,回顾了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在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其次,朱书记代表故宫博物院对国家文物局的信任表示感谢,对来院学习的学员表示欢迎,对培训班授课专家和教学管理组的付出表示感谢。接下来,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家鹏作为授课专家代表发言。王家鹏老师首先对国家文物局藏传佛教文物保管与保护培训班的再次举办表示祝贺,然后向大家简要介绍了故宫博物院在藏传佛教文物保管和研究方面的工作,对学员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并希望学员能够珍惜机遇,随时请教,学有所成。


  二、专题授课和现场教学


  培训班邀请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授课。单院长以“匠者仁心——故宫博物院的追求与梦想”为题,为大家系统梳理了故宫博物院近年在开放管理、藏品保护、展览策划、宣传教育、文创产品开发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成就和经验。使学员对故宫博物院的整体工作有了框架性和总体性的认识。整堂课,单院长一气呵成,课程内容充实,语言表达风趣幽默,现场多次响起掌声。


  故宫学院院长宋纪蓉讲授了“故宫文物医院”。宋院长从文物医院的概念讲起,论述了文物医院的基础和怎样构建文物医院。其次,宋院长向大家系统介绍了故宫文物的预防科学,最后讲解了当今文物医院的现状。通过学习,学员对故宫的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和现代化文物保护手段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讲解结束后,学员们踊跃地提问,宋院长逐一进行了解答。宋院长的理论授课结束后,学员们在文保科技部主任史宁昌的带领下,实地参观了故宫文物医院,史主任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带领大家参观了不同质地、不同工艺文物的修护室,还介绍了正在保护和修复的文物和之前文物修护的经典案例。为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古钟表修护室的王津老师还演示了修护后的钟表。在机械的转动和悦耳的铃声中,学员们感受到了文保工作者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梁金生讲授了“关于《故宫博物院藏品管理规定》”。梁老师从基本库房管理的微观角度,对《故宫博物院藏品管理规定》逐条、逐句地进行了阐释,重点讲授了藏品登记规范和库房管理规定,还对《故宫博物院藏品管理规定》的十个附件进行了详细讲解。此次培训班学员,有很多是库房保管员,听完梁老师的课程,他们都表示对实际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梁老师还强调,《故宫博物院藏品管理规定》是故宫博物院几十年来藏品管理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在很多事故发生后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的产物,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藏传佛教文物可以分为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主要包括造像、唐卡、祭法器和佛经、经板。不可移动文物,主要是藏传佛教殿堂及其附属壁画。造像、唐卡等可移动文物,都曾在藏传佛教殿堂供奉、陈列和存放。所以,研究藏传佛教殿堂,可以对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为此,培训班邀请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家鹏老师讲授“藏传佛教殿堂的保护与研究”。王老师首先梳理了藏传佛教发展的历史,逐一介绍了各时期代表性的寺院,之后利用考古学的方法,对藏传佛教寺院进行了区系的划分。以大量的图片讲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藏传佛教寺院在平面布局、建筑结构、建筑材料、构件形制和内部装修陈设等方面的演变和差异。其次,王老师深入剖析了紫禁城的藏传佛教殿堂和承德外八庙两类个案,为学员展示了藏传佛教殿堂保护和研究的方法。此外,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学员观摩了雨花阁、梵华楼和白塔寺,对藏密四部神殿、六品佛楼和北京地区藏传佛教寺院有了系统、深入的认识。


  培训班邀请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罗文华讲授“藏传佛教造像”和“藏传佛教绘画”。罗老师将“藏传佛教造像”分为“西藏篇”和“其他地区篇”两部分。在“西藏篇”,罗老师选用40余尊西藏铜造像,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11-18世纪西藏造像从模仿尼泊尔风格到形成自身独立风格的演变过程,重点讲解了拉萨雪堆白和扎什伦布寺造像的基本特点和鉴定标准。在“其他地区篇”,罗老师选用了40余尊西夏造像、明清宫廷造像和喀尔喀蒙古一世哲布尊丹巴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讲授了藏传佛教艺术东传过程中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形成的造像风格。“藏传佛教绘画”,罗老师分为“唐卡篇”和“壁画篇”讲授。在“唐卡篇”,罗老师对吐蕃时期和11-18世纪的唐卡进行了通史性的讲解,重点讲授各时期唐卡的艺术风格,还将明清宫廷唐卡和西藏唐卡进行了对比,反映了汉藏艺术的交流。在“壁画篇”,罗老师选用40余张壁画,讲授了藏传佛教壁画的地域分布、时代特征、风格影响和研究价值。除理论授课外,在现场教学环节,罗老师带领学员观摩了“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佛教造像展”。在展览观摩过程中,罗老师对每件展品都进行了详细讲解,介绍了如何辨识佛像的名称和各时期佛像的特点,还讲授了此次展览的策展理念和艺术设计。通过罗老师的授课,学员对藏传佛教的造像、唐卡和壁画都有了全面而深入的认知。


  “故宫博物院藏藏传佛教文物综述”课程,由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文明讲授。文老师首先对清宫的原状佛堂进行了分类,然后逐类进行了展示和讲解。其次介绍了院藏藏传佛教造像的风格和历史发展脉络,以及院藏唐卡的来源和工艺,简要说明了几类祭法器功能。在文老师的带领下,学员还观摩了咸若馆、吉云楼、宝相楼等原状佛堂,观摩了藏传佛教造像库房,对故宫藏传佛教文物的保管、陈列和研究有了基础性的系统认识。


  藏传佛教文物有一个重要的门类,就是佛经和经板。此次培训班邀请了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翁连溪讲授“清宫遗存藏书”和“各地存雕版调查及故宫藏雕版”。在“清宫遗存藏书”课上,翁老师对清宫藏书的来源、清代内务府的出版和出版物的传播进行了系统介绍。结合培训主题,翁老师精心制作了课件,对存世的满文、蒙文、藏文和汉文大藏经,进行了全面的讲解。理论授课结束后,翁老师带领学员在观摩了“乾隆三十五年泥金写本藏文《甘珠尔》经”和《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等古籍,对古籍的版式和装帧进行了详细讲解。在“各地存雕版调查及故宫藏雕版”课上,翁老师对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对各地的藏版进行了介绍,并重点介绍了故宫博物院馆藏的雕版。理论授课结束后,翁老师带领学员在雕版库房进行了观摩。理论授课与现场教学的结合,突出了课程的实用性,学员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并在工作中巩固和强化。


  培训班还邀请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主任、研究馆员吕成龙讲授“器物类文物安全操作培训”和“西藏藏瓷特点”。在“器物类文物安全操作培训”,吕老师强调了文物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吕老师将文物的保管状态分为静态保管和动态保管,静态保管主要是在库房和展柜中,而动态保管在是文物的流通,包括提出、点交、包装、运输、开箱、展示等。吕老师结合自身的经历,重点讲授了文物在流通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隐患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在讲授中,吕老师还列举了很多反面的例子,告诫学员要时刻牢记文物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发生文物安全事故。在“西藏藏瓷特点”课程中,吕老师以西藏藏瓷为主线,介绍了如何从造型、纹饰、胎釉彩、制作工艺和款识五个方面欣赏和鉴定古陶瓷。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张丽讲授了“掐丝珐琅工艺及其在宫廷中的发展”。张老师首先明确了珐琅工艺的概念和传入中国的过程,其次讲授了珐琅工艺在中国的发展,结合故宫博物院馆藏的珐琅器重点讲授了元、明、清三代官造珐琅器在器型、纹饰方面的演变,最后对景泰蓝这一民间的错误说法进行了更正。现场教学环节,张老师带领学员观摩了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珐琅器,强化了所学理论。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房宏俊讲授“清代服饰”。房老师以大量的图片展示了故宫收藏的清代服饰,还对西藏的服饰进行了介绍。在房老师的指导下,学员观摩了故宫博物院藏的各类衣料,包括绫、罗、绸、缎、纱、锦和氆氇。此外,房老师还分享了他个人学术研究的经历,为学员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织绣和服饰的资料。


  文物保护相关的课程,除了宋纪蓉院长讲授的“故宫文物医院”课程外,还有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刘恩迪讲授的“书画类文物保护”课程、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允丽讲授的“以清代朝服为例介绍故宫传世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和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杨小林讲授的“金属类文物保护修复”课程。刘老师从文物保护的基础概念讲起,讲解了温湿度在文物保护中的中重要性,重点讲授了书画类文物的温湿度要求、害虫的防治方法、霉菌的防治方法,以及书画的装裱和修复。课程结束后,学员针对库房防虫、书画熏蒸等操作细节和刘老师进行了交流。王老师从科技保护方面讲授了纺织品文物的检测技术和修复技术,并介绍了清代裘皮朝袍、石青色云蟒纹妆花缎夹龙褂和“羽毛纱”的修复实例,还对自主研发的文物除尘材料进行了介绍和推广。杨老师以大量的案例讲授了青铜器、铁器、锡铅器和金银器的主要工艺和保护修复的方法。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授课


故宫学院院长宋纪蓉授课


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副研究馆员梁金生授课


现场教学:文保科技部主任史宁昌讲解故宫文物医院


故宫博物院宫廷部研究馆员王家鹏授课


现场教学:梵华楼


故宫博物院宫廷部研究馆员罗文华授课


现场教学

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佛教造像展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研究馆员刘恩迪授课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研究馆员王允丽授课


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杨小林授课


专题授课现场


故宫博物院宫廷部副研究馆员房宏俊授课


现场教学:织绣类文物观摩


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研究馆员张丽授课


现场教学:珐琅器观摩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研究馆员翁连溪授课


现场教学:佛经观摩


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主任、研究馆员吕成龙授课


专题授课现场


故宫博物院宫廷部副研究馆员文明授课


现场教学:咸若馆、吉云楼、宝相楼


  三、学员交流


  为了搭建学员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培训班组织学员于11月15日进行了学员交流。25名学员,大多数精心准备了PPT,介绍了所在单位藏传佛教文物的收藏情况和自身的工作。通过交流,学员们彼此加深了专业方面的了解和认识,对于将来从事藏传佛教文物的保管和保护工作有很大帮助。


学员交流现场


学员交流


结业仪式现场


授予结业证书


  四、培训考核与评估


  为了全面有效地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培训班要求每位学员提交了考核报告。考核报告均紧扣“藏传佛教文物保管与保护”的主题,总结了培训期间所学内容,部分学员还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撰写了论文。25名学员全部通过考核,顺利结业。在培训班结业仪式之前,教学管理组组织学员认真填写了《国家文物局培训项目质量评估表》、《藏传佛教文物保管与保护培训班教学反馈表》,为故宫学院再次举办同主题培训班留下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五、结业仪式


  该培训班结业仪式于11月1日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静怡轩举行。结业仪式由故宫博物院科研处业务培训科副科长王治主持,故宫博物院科研处处长宋玲平和授课专家代表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罗文华出席,25名学员和教学管理组成员参加了结业仪式。


  结业仪式上,故宫博物院科研处业务培训科王东从培训内容、授课教师、培训学员和教学管理等方面作了培训班总结报告。青海省塔尔寺管理委员会常务主任罗藏昂秀作为学员代表发言,认真总结了培训期间的学习体会和收获。授课专家代表罗文华对培训班的授课情况进行了归纳和回顾,并对学员今后从事藏传佛教文物的保管与保护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希望。最后,故宫博物院科研处处长宋玲平讲话。宋玲平处长首先祝贺学员圆满完成学业、顺利结业,其次感谢国家文物局的信任,感谢各位授课专家毫无保留地为学员授课,感谢学员能够完成从干部身份向学员身份的转变、积极配合教学管理,感谢教学管理组的辛苦付出。再次,宋玲平处长对学员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积极将培训所学与同事分享,扩大受益范围的同时所学知识也会得到升华。第二,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将在故宫所学与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此外,宋玲平处长向大家介绍了故宫学院成立五年来取得的成绩,并希望大家能够密切关注故宫学院的培训项目。最后,领导与专家为25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并与学员合影留念。


(文/王东 图/王治 赵艺 王东)


问题反馈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