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

2015-11-23

  “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是故宫学院面向故宫博物院员工的培训项目之一,目的是进一步促进学术视野的开阔,引导自由探究的学术气氛;关注国内外学界的热点,围绕对故宫博物院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启发有益的论题,搭建推动故宫学术科研稳步扎实前进的平台。2015年成功举办第17-38共22期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内容涉及博物馆陈列及策展、宫廷戏曲文化、玉石器鉴定鉴赏以及帝国宫廷差异对比等。


  1月19日,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17讲在院报告厅举办,特邀单霁翔院长讲授“浅谈博物馆陈列展览”。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主持讲座。在三个小时的精彩讲座中,单霁翔院长围绕讲座内容,展示了全世界150多家博物馆1300多张陈列展览照片,带领听众感受不同国家、不同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内容、形式、宣传、教育等方面,开阔视野、启发思路,为故宫博物院陈列展览工作规划出一幅宏伟蓝图。


  2月5日,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18讲在建福宫敬胜斋举办。上海博物馆副馆长兼展览部主任李仲谋应邀做了题为“精细化办展——上海博物馆的特展工作理念”的专题讲座。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主持讲座。讲座深入探讨了“精细化策展”意为在博物馆展览工作中这一理念在上海博物馆展览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3月6日,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19讲在建福宫敬胜斋举办。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董理先生应邀做了题为“做好原创性展览——新时期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漫谈”的专题讲座。宋纪蓉副院长出席了此期讲座活动。主讲人从目前国内博物馆的普遍现状出发,结合免费开放后博物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阐释做好原创性展览是新时期博物馆展览质量提升的关键与方向。通过自身主持及参与的大量展览实例为听众们生动再现了原创性展览的策划过程并阐释了展览工作的要点。


  3月27日,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20讲在院第二会议室举办。首都博物馆展览部设计师李丹丹女士应邀做了题为“享受设计的过程——我是如何设计的”专题讲座。主讲人通过工作经历,对展览形式设计等方面畅谈心得体会和工作经验,通过研究大纲——方案设定——深化设计——施工布展这几个步骤,结合《呦呦鹿鸣》和《高棉的微笑》两个展览的实际案例,与大家分享工作经历。


  4月10日,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21讲在院第二会议室举办。北京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丁汝芹应邀做了题为“紫禁城的喧阗锣鼓——清代内廷演戏”的专题讲座。主讲人介绍了管理演剧衙署的历史沿革、清宫演出的剧目及曲种,结合笔记诗文、清宫档案以及图片影像等资料呈现了清代各朝的演剧纪实,并详细介绍了光绪一朝奢靡至极的宫廷演戏景况。


  5月8日,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22讲在院工会活动室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公共外交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孙萍教授,和中国传媒大学周华斌教授,应邀做了题为“让文献、文物活起来——宫廷戏剧文化大观”的专题讲座。主讲人展示了大量戏曲相关文物的图片,并通过现场表演为听众讲解戏曲表现的特点。


  5月15日,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23讲在院工会教室举办。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邓淑苹应邀做了题为“唐代玉器研究-中国玉器史上‘东Vs.西’象的终结”的专题讲座。讲座梳理了唐代玉器发展史及特点,分享了她关于唐代玉器研究的最新成果。


  5月16日,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24讲在院工会教室举办。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邓淑苹应邀做了题为“宋代玉器研究——中国玉器史上‘南Vs.北’象的形成”的专题讲座。讲座中展示了大量出土玉器照片,例证了两宋时期,南、北玉雕风格迥异、逐渐深化的特点。


  5月17日,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25讲在院工会教室举办。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邓淑苹应邀做了题为“从‘西域国手’与‘专诸巷’论南宋在中国玉雕史上的重要意义”的专题讲座。讲座围绕“西域玉器”和“专诸巷”展开,梳理了玉器文化从萌芽到蓬勃发展,再到自由贸易的历史脉络。重点介绍了五代至元早期(10-13世纪)南北玉雕的风格变化,并以此为铺垫提出南宋时期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关键地位。


  5月18日,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26讲由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邓淑苹应邀做了题为“伊斯兰玉器面面观”的专题讲座。主讲人对伊斯兰玉器的概念、渊源以及地域等问题作出了清晰的界定;以四大帝国的兴起和衰败为线索,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玉质特点及异域风格;分享了研究过程中,从困惑、惊讶到实地访问和深入探索,最终推出“国色天香——伊斯兰玉器”特展的心路历程。


  5月15日至5月17日,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27-29讲由台北震旦博物馆研究员兼董事吴棠海应邀做了题为“古玉的学习方法与鉴定要领(上)(中)(下)”的专题讲座。主讲人依据数十年的研究与实践经验,将玉器分解为料、工、形、纹四项,介绍了玉料的质地特征和古代的琢玉工具,并从制作工艺的角度分析镂空、造型及纹饰的制作方法,以明了各代玉器的风格。主讲人提出的“器物分解法”,有助于还原古玉从原料到成器的过程,直探古代玉器的本来面目。


  9月25日,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30讲在院第二会议室举办。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明清宫廷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潞应邀做了题为“两个帝国 两个皇宫——奥斯曼帝国与元明清中华帝国比较”的专题讲座。主讲人先分别对奥斯曼帝国和中华元明清帝国的历史地理脉络进行梳理。从历史与民族文化异同的角度,对奥斯曼帝国皇宫托普卡帕宫和紫禁城就建筑结构、建筑造型、建筑装饰、理政方式、婚姻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11月5日,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31-32讲在院第二会议室举办。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家鹏应邀做了题为“藏传佛教殿堂的研究与保护(上)(下)”的专题讲座。主讲人通过梳理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历史,介绍了藏传佛教寺院殿堂的分布与发展概况,并以承德外八庙和紫禁城内的殿堂建筑为例,分析、探讨研究藏传佛教寺院殿堂的理论和保护方法。


  11月13日,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33讲在院第二会议室举办。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吕成龙应邀做了题为“西藏藏瓷特点”的专题讲座。主讲人引用了大量实例,分析、归纳了西藏藏瓷特别是御窑瓷器的四个特点,并对部分出版物中列举的西藏所藏瓷器的断代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11月19-20日,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34-35讲在院第二会议室举办。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罗文华应邀做了题为“藏传佛教造像(西藏篇)”和“藏传佛教造像(其它地区篇)”的专题讲座。主讲人结合藏传佛教造像实例为大家讲解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藏传佛教造像的形象特点和鉴定要领,使听众在掌握喜马拉山造像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藏传佛教造像的鉴定有了深入的了解。


  11月21日,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36-37讲在院第二会议室举办。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罗文华应邀做了题为“藏传佛教绘画(唐卡篇)”的专题讲座。主讲人结合具体唐卡实例为大家讲述了唐卡鉴定的一般要领,介绍了祖师像在唐卡鉴定中的运用,以及依靠对比图像鉴定唐卡的方法。主讲人以深厚的学术功底深入浅出的为大家讲述了唐卡的相关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大家展示了唐卡这一绘画艺术的魅力,使大家对唐卡这一特殊的绘画品类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11月22日,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38讲在院第二会议室举办。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罗文华应邀做了题为“藏传佛教壁画”的专题讲座。主讲人依照时间脉络,对西藏地区主要的5座藏传佛教寺院壁画进行详细解读,从考古学、图像学等方面梳理藏传佛教壁画的艺术发展过程,以及不同时期藏传佛教壁画的主要特征和艺术风格,解决了一些相关藏传佛教文物的断代问题。


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17讲主讲人单霁翔先生


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18讲主讲人李仲谋先生


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19讲主讲人董理先生


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20讲主讲人李丹丹女士


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21讲主讲人丁汝芹女士


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22讲主讲人孙萍女士


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23-26讲主讲人邓淑萍女士


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27-29讲主讲人吴棠海先生


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30讲主讲人刘潞女士


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31-32讲主讲人王家鹏先生


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33讲主讲人吕成龙先生


故宫学术专题系列讲座第34-38讲主讲人罗文华先生


问题反馈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