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课程暨故宫讲坛走进西安第十九讲纪实

2019-05-07

  2019年3月22日至23日,故宫课程暨故宫讲坛走进西安第十九讲在故宫学院(西安)举行。3月22日,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研究馆员黄卫文应邀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和艺术学院的师生开设“故宫课程”,作题为“元明清景德镇窑青花瓷器”的专题讲座。3月23日,故宫讲坛走进西安第十九讲在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博望报告厅举行,黄卫文先生作题为“明清景德镇窑彩瓷赏鉴”的专题报告,西北大学师生及部分文博单位同仁到场聆听了报告。


  3月22日,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和艺术学院师生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第九教学楼参加“故宫课程”。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研究馆员黄卫文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讲座。讲座中,黄卫文先生图文并茂地向大家讲授了元明清三代青花器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并从青花瓷器的胎、釉、底足、青料、造型、装饰风格、装饰题材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元明清三代青花瓷器的特征。


 故宫课程(西安)第19讲主讲人黄卫文先生


一、元代青花瓷器

  讲座伊始,主讲人向大家介绍了青花瓷器的定义,简要概括了青花瓷器的工艺优点。并从元青花的胎质、釉色、造型、纹饰等特征将元青花分为伊斯兰和菲律宾两种类型。接下来主讲人从胎釉、青料、造型、装饰风格和装饰特点等介绍了元青花的一般特征。认为元青花胎色多不够洁白细腻,多是因淘炼不细、制作粗率而致。底足垫砂支烧,多数露胎不施釉,胎底上多有砂眼、刷痕或铁质斑点,常呈现火石红色。底釉多呈青白色,器物接痕明显,用手抚摸多凹凸不平,把杯、把碗或一般圈足碗、碟底心多有一脐状凸起如鸡心,成型工艺比较粗糙。青料多为进口“苏麻离青”料,由于含锰较低含铁较高,青花色调浓艳,并有蓝黑色浓聚斑点闪烁如铅,俗称“锡光”。元青花造型特点为形大、胎厚、体重。装饰风格分为多层次装饰,无论是瓶、罐、执壶一类琢器,还是碗、盘一类圆器,一般上下多七八层,或里外四五层纹饰,这是元青花装饰最突出的特征。装饰题材丰富多彩,举凡大自然中的万物,几乎都可以成为装饰题材,代表性纹样如:人物故事、龙凤、麒麟、鱼藻纹、荷塘鸳鸯(满池娇)、变形莲瓣纹、八吉祥、云肩纹、松竹梅纹等。

二、明代青花瓷器

  讲座第二部分,主讲人分朝代详细介绍了明代青花瓷器的发展过程及其工艺特征。主讲人首先介绍了明代青花瓷器的青料,明代青花料主要分进口青料和国产青料,国产青料又分平等青、回青、浙料、珠明料、石子青等。不同时期瓷器所用青料亦有不同。明初青花(洪武、永乐、建文、宣德)使用进口青料“苏麻离青”;空白期(正统、景泰、天顺)主要是国产青料,发色浓艳和浅淡;明中期青花(成化、弘治、正德)采用国产平等青料;中晚期青花(嘉靖、隆庆、万历)使用回青和石子青;晚期青花(泰昌、天启、崇祯)采用国产上等浙料,崇祯时期青花改用珠明料绘画。并从胎质、釉色、造型、纹饰等特征将明代青花瓷器分为:洪武青花,永乐、宣德青花,正统、景泰、天顺青花,成化、弘治、正德青花,嘉靖、隆庆、万历青花,泰昌、天启、崇祯青花几个时期,并分别介绍了各个时期青花瓷器的工艺特征。


三、清代青花瓷器

  讲座第三部分,主讲人着重介绍了清代青花瓷器的特点。清代青花主要使用国产青料,没有进口青料,但因产地不同,各时期青花色调也不尽相同。顺治、康熙朝主要使用云南产珠明料,呈色青翠亮丽。雍正、乾隆朝主要使用浙江产青料,俗称“浙料”,呈色纯正雅致。晚清各朝依旧使用浙料,但呈色灰暗。光绪以后一些品种,开始使用进口氧化钴青料,呈色浓艳飘浮。接下来,主讲人分为窑业概况、青料特征、胎釉特征、典型器形、主要纹饰、款识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清代各朝青花瓷器的工艺特征。

  3月23日,故宫讲坛走进西安第十九讲在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博望报告厅举行。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研究馆员黄卫文作了题为“明清景德镇窑彩瓷赏鉴”的专题讲座。主讲人分为五彩、斗彩、珐琅彩、洋彩、粉彩和其他明清景德镇彩瓷器六部分,以明清两代各朝出现的彩瓷器为主要研究对象,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此阶段彩瓷器的发展变化和一般特征。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师生及部分文博单位相关人员80余人参加了本场讲座。
 
故宫讲坛走进西安第19讲主讲人黄卫文先生
一、彩瓷的定义与分类
讲座第一部分,主讲人首先将彩瓷分为釉上彩、釉下彩和釉上釉下结合彩几种类型,并详细地介绍了各个类型彩瓷的定义、特点和代表瓷器品种。指明由于习惯上古陶瓷研究者一般将彩在釉下一次高温烧成的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瓷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因此这次给大家展示与交流的景德镇窑明清彩瓷主要是指除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瓷之外的其他彩瓷品种。
二、五彩瓷器
讲座第二部分,主讲人着重介绍了明清两代的五彩瓷器。主讲人首先对五彩做出定义,认为五彩是一种在高温烧成的瓷器上用多种彩料涂绘纹饰,然后再入炉中以700℃-900℃左右低温二次烧成的釉上彩瓷器。五彩色料除蓝彩有釉上蓝彩和釉下青花之分外,其他均为釉上彩料,由此五彩瓷器以彩饰中是否含有青花成份可分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接下来,主讲人介绍了明代五彩瓷器。最早的明代官窑青花五彩器宣德朝时才出现,而釉上五彩传世器所见最早的为成化官窑制品。弘治、正德时期,景德镇官民窑的五彩烧制见多,青花五彩和釉上五彩的制作工艺均已成熟。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是明代五彩制作的兴盛期,官民窑均大量制作。这一时期的五彩瓷器形繁多,成型工艺的手法很高,纹饰构图繁密,彩饰效果浓艳热烈,尤以青花五彩制作颇精。至晚明天启、崇祯两朝,官窑瓷器生产几乎停滞,而民窑五彩生产仍有一定规模。最后,主讲人介绍了清代五彩瓷器。认为五彩瓷器在清朝主要流行于顺治、康熙时期。康熙时期是明清五彩瓷制作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自雍正朝以后,因为粉彩工艺的发展成熟,五彩瓷逐渐被粉彩瓷取而代之,虽然仍有一些五彩品种延续烧造,但生产数量已大为减少。
三、斗彩瓷器
讲座第三部分,主讲人着重介绍了明清时期斗彩瓷器。斗彩瓷器是明清时期江西景德镇窑烧制的一种彩绘瓷器。所谓斗彩是指瓷器彩绘的一种工艺。它是在坯体上,先用青花描绘图案轮廓,施透明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以各种彩料填绘,经低温彩炉烘烤,最后成型。由于彩绘方式分釉上、釉下彩两部分,有拼逗之意,故称为“斗彩”。明代斗彩工艺始创于明宣德时期,釉上彩色种类尚少,仅见黄、绿、红、紫数种单色,且色浓少透明感。成化斗彩是在宣德青花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时的斗彩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彩瓷品种,并取得了冠绝明代一朝的艺术成绩。成化之后,斗彩瓷器的烧造从成化朝的辉煌而一落千丈,生产大幅萎缩。传世弘治、正德时期的斗彩瓷器几乎未见。嘉靖、万历时期,五彩瓷制作大盛,斗彩的烧造仅见一些模仿前朝的产品,均属本朝款识。造型、纹饰、施彩均与成化制品相仿,然彩的色调略显浓艳,釉上彩色以红、绿、黄色为主,红色深浓似枣皮,绿色闪黄透亮。
清代在前代发展基础上,斗彩工艺在康熙时期既已恢复并有所发展。康熙时期斗彩瓷制作的主体倾向还是尽力模仿成化产品的风格,但也有所创新,出现了一些新的品种。器物施彩基本以填彩为主。雍正斗彩在明代成化斗彩的原有基础上,由于加入了粉彩技法,从而形成了斗彩加粉的新品种,这是对成化斗彩的重大突破。乾隆斗彩造型种类十分丰富,举凡生活用品、陈设用具、文玩器皿、书房文具无所不有。纹饰一般是以传统图案,或者按照朝廷送来的图样和皇帝的旨意设计,送交景德镇御窑厂进行烧造。此时图案大部分以缠枝莲花、缠枝宝相花为地,加饰夔龙、夔凤、蝙蝠、螭龙构成一幅幅繁复的图案。嘉庆之后,由于清王朝国力走向衰落,景德镇御窑厂生产量逐年递减,斗彩瓷器发展步入低潮和停滞阶段,官窑品种仅为满足皇宫内廷日常生活的需要,难有惊美器物出现。生产工艺只是维持前代水准。而民窑斗彩瓷器中一些属私家堂名款的作品制作颇精。至晚清,国家政治动荡,内忧外患接踵而来,景德镇瓷业生产亦大受影响。斗彩这种工艺繁琐复杂、费工费时的品种,到晚清时期已濒临绝迹。
四、珐琅彩瓷器
讲座第四部分,主讲人着重介绍了清代珐琅彩瓷器。珐琅彩瓷器是中国古代彩瓷的巅峰之作,宫廷档案中称为“瓷胎画珐琅”。受金属珐琅器的影响而出现,影响到粉彩工艺的产生。珐琅彩瓷器烧制时间短,康熙至乾隆数量少,是专供清代皇帝后妃们把玩的清宫秘藏。传世品主要藏于两岸故宫,极少数收藏于海内外其他博物馆。珐琅彩瓷器的另一个特点是分地烧成,景德镇官窑制胎,绘画施彩及最后成器于宫中。其中康熙朝珐琅彩由造办处珐琅作进行,铜胎珐琅器和瓷胎画珐琅器由如意馆画师画出珐琅纹饰。传世品基本都是色地珐琅彩瓷,常见的色地有红,黄,蓝,紫,绿,胭脂色等。绘画的颜色有红,黄,蓝,紫,白,黒,绿,胭脂等。彩绘细腻,透明。雍正皇帝酷爱宫中的珐琅彩瓷,并亲自参与珐琅彩瓷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对使用的原料、绘画图案乃至瓷器的样式、高矮尺寸都要一一过问。此时期的造型有:盘、碗、杯、碟、茶壶、瓶等,仍然以小型器物为主。乾隆皇帝儒雅好古,对于康熙、雍正时期遗留宫内的珐琅彩瓷更视为珍宝。除承前制继续在宫中烧制外,并为每件器物配制楠木匣钵,专门储藏于乾清宫珐琅彩瓷的专库(端凝殿)内。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康、雍两朝,器型更加丰富。
五、洋彩瓷器
讲座第五部分,主讲人着重介绍了清代洋彩瓷器。本部分主讲人首先介绍了清宫档案中对洋彩瓷器的记载,进而分析了洋彩与珐琅彩的异同。认为两者均用珐琅料彩绘,纹饰描绘借鉴西洋画法。但是制作地点不同,珐琅彩为以景德镇白瓷胎在宫廷内画纹饰,洋彩完全在景德镇制作。装饰风格不同,瓷胎画珐琅基本为白胎珐琅彩纹饰;洋彩多各种色地彩绘,色地常使用轧道工艺。成对器物中珐琅彩纹饰不同,洋彩则基本画面一样。款识方面,珐琅彩多为楷书四字方框款;洋彩多为六字青花或青料款识。主讲人进而介绍道,从康熙中、后期至乾隆中期这六七十年间,流传于世的珐琅彩瓷和乾隆时期的洋彩瓷不过500余件,而且绝大部分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70余件)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可谓弥足珍贵。由于珐琅彩、洋彩器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的把玩之瓷,一直秘藏宫中,加之传世品的数量极为稀少,嘉庆以后国力衰落,珐琅彩被粉彩代替。所以后世仿烧珐琅彩瓷一直不断,在民国时期达到高潮,并具有一定水准。
六、粉彩瓷器
讲座第六部分,主讲人着重介绍了清代粉彩瓷器。粉彩是一种釉上彩瓷器,它是在预先烧制好的施釉白瓷上进行彩画,然后入窑在700℃—750℃左右的炉温下烧烤制成。在中国古代的釉上五彩工艺基础上,结合西方引进的珐琅彩工艺技法,经过中国工匠的巧妙融会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陶瓷装饰技法。粉彩初创于景德镇御窑厂,康熙晚期开始出现,到雍正时期已经作为清代主要陶瓷装饰被广泛应用。康熙时期的粉彩瓷器为数不多。雍正粉彩在康熙初创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造型、彩绘技法、纹饰图案等方面皆达到空前的水平。官窑、民窑同时大量生产,尤其是官窑制品工艺精湛,可以与当时专供皇帝使用的珐琅彩瓷器相媲美。乾隆时期的官窑粉彩瓷器,一改康熙、雍正时期清新典雅的风范,以精工细做、华丽繁缛著称。从嘉庆以后直至晚清宣统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日渐衰落,景德镇瓷业也趋于萧条,许多著名的陶瓷品种已绝迹人间。
七、其他景德镇窑明清彩瓷
除了以上较为常见的彩瓷品种,主讲人还介绍了色地彩瓷(杂釉彩),指在单色釉地上描绘单一釉彩的彩瓷品种(两色釉、彩瓷器)。常见品种有:白地矾红彩、白地绿彩、白地黄彩、白地酱彩、黄地绿彩、黄地紫彩、黄地红彩、黄地黄彩、绿地黄彩、绿地红彩、绿地紫彩、绿地酱彩、红地绿彩、黑地绿彩、青花(蓝)地黄彩、颜色釉、青花加金彩、素三彩和墨彩等。讲座结束后,主讲人回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互动频繁,反响强烈。
 
故宫讲坛走进西安第19讲讲座现场
故宫课程和故宫讲坛,是故宫学院(西安)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故宫课程面向文博、艺术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性较强,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故宫讲坛面向社会公众,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普及文博知识,传播故宫文化。二者的结合,是此次活动的主要特色。故宫学院将继续立足特色,发挥优势,不断拓展,做好培训和教育工作。

问题反馈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