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穆相建
昭穆相建
昭穆指宗庙和墓地的位次,左为昭,右为穆。《周礼·春官·冢人》云:“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辞源》释:“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清代皇陵以京师为中心,遵化的东陵为昭,易县的西陵为穆。自清世宗胤禛在易县营建泰陵后,出现了东、西陵之分。高宗弘历于嘉庆元年(1796年)提出了此后陵寝昭穆相建的制度,“以后万年吉地当各依昭穆次序,在东陵、西陵界内分建”。此制度只实行了一代,道光皇帝旻宁即未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