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
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三国时期的《三史》及后代的《十史》、《十三代史》、《十七史》、《二十二史》等逐步囊括而成的。清乾隆四年(1739年),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为《二十四史》。它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四史以纪传体的形式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多年的历史事迹,是中国的史料宝库。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被称为“正史”。“正史”这个名称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当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之名以后,“正史”一称即为《二十四史》所专有,《二十四史》取得了“正统”史书的地位。过去比较流行的版本有清乾隆时官刻的武英殿本及民国时商务印书馆影印的百衲本。今有中华书局排印的点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