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
《晋书》
  纪传体晋代史《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二十一人合撰,一百三十卷。因唐太宗为宣帝(司马懿)、武帝(司马炎)两记和陆机、王羲之两传撰写了四篇史论,亦称“御撰”。唐朝之前,记载晋史的书籍颇多,唐初流传的有臧荣绪等18家之著。房玄龄以臧著为底本,参考诸家,撰成本书。《晋书》记载上自司马懿(西晋世祖武皇帝司马炎之祖)、下到刘裕代东晋(317-420年)建南朝宋的历史。同时,还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本书增立“载记”,十六国中的前赵、后赵等十四国皆入“载记”,仅前凉、西凉入“列传”。本书辞藻绮丽,多记异闻,对史料的取舍鉴别不甚注意,为其缺点。但因诸家晋史已然不存,且《晋书》对当时的文献旁征博采,因此从广泛保存史料的角度来看,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