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禛(1634—1711年),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22岁中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在职期间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成绩斐然,颇有政声。以诗蜚声海内,文坛人士备加推崇,尊为一代诗宗,领袖文坛数十年,与浙江朱彝尊齐名,时有“南朱北王”之称。他吸取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的理论,加以充实和发挥,创立“神韵说”。其诗大多境界缥缈淡远,意味含蓄,早期亦有气势豪壮、格调苍劲、关心时局、同情百姓之作。他的散文也非常出色,包括序、跋、传、铭、书札、游记、随笔、小说等,都有独到之处。主要作品有《渔洋诗集》、《渔洋文略》、《池北偶谈》、《蚕尾集》、《香祖笔记》、《居易录》、《渔阳诗话》、《感旧集》等。当时的著名文人钱谦益称赞其云:“贻上之诗,文繁理富,衔华佩实。感时之作。测恰于杜陵;缘情这仁缠绵于义山”,“宗盟海内五十年,时人尊仰如泰山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