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4年),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苏州市)人。家北郭,与徐贲、宋克、张羽等卜居相近,号“北郭十友”,又称“十才子”。有文武才,无书不读,尤邃于群史。元末张士诚开藩平江,以高启为上客,谢去,隐居吴淞江之青丘,自号青丘子。洪武初,召入篡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再擢户部侍郎,固辞不就,退居青丘。洪武七年,因魏观案连坐腰斩,年仅39岁。其人才气俊逸,思致清远。明李东阳评:“国初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高才力声调过三人远甚,百余年来,亦未见卓然有过之者。”有诗、词、文集多种,合为《大全集》18卷、《凫藻集》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