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又称英法联军之役。为英法两个资本主义国家于1856年--1860年联合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四年( 1854年 ),英法为扩大侵略权益,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遭清政府拒绝。咸丰六年(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被击退。次年,英法组成侵华联军,攻占广州。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舰队北上,在俄、美支持下,攻陷大沽炮台,逼迫天津。英、美、法、俄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其后,英、美、法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通商章程》。俄国用武力迫使清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瑗珲条约》。咸丰九年(1859年),英法以换约为借口,再次进攻大沽口,遭清军反击,英法舰队受重创。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攻陷大沽口,侵占天津,继而入侵北京。英、法、俄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北京条约》,并迫使清政府批准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承认俄国与奕山签订的《瑗珲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