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山藏经纸
金粟山藏经纸
浙江海盐西南有金粟山,山下有金粟寺。寺中曾藏北宋时的大藏经数千件,其每幅纸背上均钤有“金粟山藏经纸”朱文印,以此得名。此纸初以麻料制成,质地较厚,无纹理,内外皆蜡,有米黄色、白色、虎豹皮花纹等。有的已被写过字,有的虽未写字,但因是从经册后背揭下来的衬纸,其上往往还有书写原经册时渗透的墨痕,所以从正面看上去,还有反面字的痕迹。金粟山藏经纸后来逐渐流入民间,被用于写字作画或装裱手卷引首。因社会需求,遂有人开坊仿造。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金粟山藏经纸大多为乾隆时的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