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迁文物自1937年8月开始,分三批转移,采用三条不同路线,即南路、中路、北路。
南路:8月14日,装运文物80箱,由南京乘江轮溯江而上,16日抵汉口,再以火车运到湖南长沙,暂存于岳麓山湖南大学图书馆。这批文物又于当年1938年初被转移贵阳,年底前运到贵阳的安顺县,并成立了故宫博物院驻安顺办事处。1944年秋冬,日军进攻桂林、柳州后,向贵州进犯,贵阳危急,而贵阳又为安顺到重庆的必经之地,一旦贵阳陷落,安顺与重庆的联络便被中断。幸有军队派汽车援助,抢运文物至四川,又于当年年底,运到巴县储存,同时设立故宫博物院巴县办事处。
中路:于1937年11月先由武汉船运至汉口,不久南京陷落,汉口危急,又于12月转运宜昌,后又以小船逆长江而上运到重庆,并成立了故宫博物院重庆办事处。鉴于重庆多有雾雨天气,并常有敌机空袭,这批文物只好觅地再迁乐山,并成立故宫博物院驻乐山办事处。
西路:自1937年11月,从南京北上至徐州,再经陇海线到陕西宝鸡。因潼关形势紧张,这批文物1938年4月再度迁至汉中。不久日机又轰炸汉中机场,为保证文物安全,文物只好又迁赴成都。全程靠汽车运输,这是西迁文物中最困难、最悲壮的一幕。敌机随时空袭,而公路遇雨冲毁路基时有发生,甚至过河无桥,这批文物历尽艰辛,1939年2月抢运至成都。然后1939年7月又转至四川峨嵋县,同时设立了故宫博物院峨嵋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