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译馆
四译馆
明清两代随着中外关系及国内民族间交往的发展,语言文字的翻译受到朝廷的重视,明初即设翻译机构,称四夷馆,下设若干馆。清仍沿明旧制,但改称四译馆。乾隆十三年(1748年)与会通馆合并,又称会通四译馆。设译字生、通事若干人,专司翻译和除汉语外的各语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