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宫史的研究方法——故宫研究院学术讲坛第五十三讲

时间:2019-04-05

  2019年4月4日上午,刘潞研究馆员在工会职工之家会议室举办了“关于清宫史研究方法”的学术沙龙。院内多部门同仁到场聆听,现场虚无坐席,交流气氛热烈。此次沙龙为故宫研究院学术讲坛第五十三讲,由故宫研究院主办,研究室承办,研究室副主任王子林主持。



  刘潞,祖籍湖南,1947年8月生于山西潞城,1966年毕业于北京景山学校, 1976年起在故宫博物院工作,从事文物保管、陈列展览和文物历史研究。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明清宫廷史研究中心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清代宫廷政治、礼制、婚姻、习俗、中西交流,以及清代宫廷绘画、清宫科技仪器等文物。出版专著多部,近40年来发表论文近百篇。



  研究清宫史首先要明确清代宫廷研究的对象。清宫史的内容跟相关学科有很多相同之处,刘潞研究馆员从六个方面为听众讲述了清宫史的具体研究方法。


  第一,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予以界定。时间界定即从努尔哈赤建立宫廷的天命元年(1616)至清朝灭亡(1911),共295年。其空间界限,就是宫廷。宫廷的含义又分为地域和政治两方面。词典上对宫廷的定义之一是帝王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处所,就是地域;由帝王及其大臣构成的统治集团,就是政治。


  第二,对清宫人物、事物与事件范围予以界定。清代宫廷人物,除了皇帝后妃皇子公主等家庭成员外,也包括为宫廷服务的亲王大臣、太监宫女,以及匠役、苏拉等;而清宫的事与物主要指与上述人物相关的事件、制度及形成的各类器物。


  第三,从研究目的上予以界定。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皇宫的遗存,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载体,研究其历史和文物,能够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宫廷历史研究绝不仅仅研究孤立发生的人、事、物,而是将其放在特定时期、特定范围内,探求事物的发展、联系及原因。还包括在宫廷史中的地位。


  第四,清宫史及其文物研究的基本方法。即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我们应对某一文物年代、质地、纹饰、真伪进行研究,接下来再研究其功能。而上述都属于某种历史条件下诞生的,要深入研究,就要探索文物的历史价值。


  第五、六方面,刘潞研究馆员以具体案例分析,讲述清宫史研究的具体方法。首先,要将研究对象放在一定的系统中,在特定的视角下分析。例如《雍正祭先农图》,可以将其放入绘画史、清代礼制及清史三个系统中综合研究。《乾隆大阅图》在绘画史系统、中外交流史系统和清史系统中探求其价值。而且在不同系统中研究所得的结论不同。多重视角的研究有助于避免单一化带来的不足,进而呈现历史的多面性,更接近历史的真实性。其次,更重要的是通过资料分类建立数据库。尽可能全面的查找史料文献,发现问题寻找答案。以雍正年间的养心殿研究为例,目前造办处档案中,有关雍正年间与养心殿相关记录有二三百条,据此,大概可以分为:建筑变化、制作宗教器物、胤禛的生活趣味、服务的亲王、官员及运作模式等等八类。建立详细的数据库模式,可为开展具体分析奠定基础,为研究提供空间。


  刘潞研究馆员系统详实地讲述了研究清代宫廷史的相关方法,逻辑严谨、深入浅出。到场同仁感到受益匪浅,听众踊跃互动,学术氛围浓厚。


问题反馈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