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与研究” 项目组王素应邀在复旦大学举办讲座

时间:2019-03-09

  2019年3月8日下午,项目组王素先生应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邀请,在复旦光华楼2704会议室做了题为“马衡先生对早期甲骨学的贡献”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教授主持,中心师生及外单位共计三十余人参加聆听了讲座。


  王素先生在讲座开始前,首先说明了研究该选题的缘由。他说:现正值纪念甲骨文发现百廿周年,回顾过去与展望未来,应该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将《马衡卷》作为该丛书第一卷整理出版,因而回顾并总结马衡先生对早期甲骨学的贡献,自然成为项目组的一项重要工作。



  讲座正式开始,王素先生从马衡先生的名、字、别署、室名谈起,指出从室名“凡将斋”可知马衡先生自幼体弱多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期间,或跟随故宫文物颠沛流离,或主持故宫制度草创建设,竭尽全力工作尚且不堪重负,个人研究自然更无从顾及。他的大部分学术研究实际是此前在北京大学任职期间完成的,其中就包括马衡先生对早期甲骨学的贡献,而关于这一点,学术界以前是不清楚的。


  首先是马衡先生早年收藏的甲骨,无人能够说清来历。王素先生先据2008年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在网络上披露的一件拍品——曾毅公编校《凡将斋甲骨文字摹本》一册,所附曾毅公手书《〈凡将斋甲骨文字摹本〉记》截图一幅,中称:“1948年,晤马先生于蕴真簃冯氏(名恕字公度),曾以此批甲骨询之先生,先生云:‘此批甲骨乃民国初年陆续收于沪上市场,确属铁云旧藏。’”指出马衡先生早年收藏的甲骨是在上海收购的刘鹗旧藏。又据刘鹗《抱残守阙斋日记》记载曾与马氏兄弟交往,刘鹗《老残游记外编》手稿曾请马衡先生的题签,认为这进一步说明马衡与刘家私交甚密,马衡先生私下收购刘鹗旧藏甲骨存在可能性。同时,王素先生考证了马衡先生辑《甲骨刻辞拓本》的材料来源,指出以往学术界对此拓本来源说法纷乱,事实上该拓本集共五册,第一册是马衡先生凡将斋自藏甲骨刻辞拓本,其余四册才是北京大学国学门甲骨刻辞拓本。


  其次是马衡先生早年曾在北京大学开设甲骨学课程,很少有人知晓。王素先生介绍了马衡先生使用过的三种讲义:第一种是已出版的《凡将斋金石丛稿》所收1931年修订本讲义;第二种是曾在1924年12月25日《京报副刊》第20号刊出的协和医院讲演本讲义;第三种是更早的从未发表过的手稿本讲义。此外还有一份写于线装册叶上的甲骨学笔记。这些甲骨学讲义和甲骨学笔记的内容均为通论性质,目的一是传播甲骨学相关知识,二是介绍甲骨文这一重大发现,借以拭除当时社会上一些学者及群众对甲骨文真假问题的怀疑。



  最后是马衡先生早年曾培养一批甲骨学人才和开创甲骨文篆刻新风,很少有人知晓。王素先生指出:马衡先生在北京大学国学门时,曾聘请罗振玉、王国维等为通讯导师,自己亦开设甲骨学相关课程,培养了容庚、董作宾、商承祚等甲骨学人才。同时,马衡先生是最早将甲骨文入印的金石学者之一,他开创的甲骨文篆刻新风,将“篆文”与“笔意”放在第一位,不杂糅其他古文字体。


  讲座结束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师生就马衡先生甲骨学研究、甲骨文篆刻及故宫藏殷墟甲骨文整理与出版等方面问题,与王素先生进行了交流。此次讲座使大家重新认识了马衡先生对早期甲骨学发展做出的贡献,为今后补充修正甲骨学学术史提供了宝贵材料。

问题反馈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