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与研究”项目组韩宇娇应邀赴贵阳参加古代文明会议

时间:2018-04-24

  近年来,因新出史料和理论构建的推动,以及多学科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中国古代文明研究日新月异。为更好地推动该研究的继续深入,2018年3月31日至4月1日,《中国史研究动态》编辑部及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前沿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隆重召开。代表50人,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大学、厦门大学、郑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贵州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同时还有来自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文博机构的同仁及《历史研究》《史学月刊》《贵州社会科学》等期刊杂志的同志。本项目组韩宇娇应邀参加了此次论坛。



  开幕式上,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院长张清教授对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副所长杨艳秋主编、贵州大学先秦史研究中心主任张闻玉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宫长为研究员先后致辞,回顾了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历史,对论坛的再次召开感到欣喜。四川师范大学段渝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子今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吕宗力教授、吉林大学/深圳大学吕文郁教授、清华大学廖名春教授做了大会主题发言。


  论坛为期两天,与会专家学者采取循环评议的方式,围绕先秦秦汉时期的历史、考古、古文字、古文献及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学科发展的学术史回顾与展望等多个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与讨论。提交的论文主要涵盖:(一)以甲骨、金文、简帛为中心的出土文献研究;(二)利用出土文献对传世文献进行校释的互证研究;(三)先秦秦汉时期的历史、思想等研究。


  韩宇娇4月1日上午在第一小组做学术报告,题目为《读契札记两则》,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为“花东卜辞中的‘革’‘皮’用法”。花东卜辞中,出现新见字“革”,报告通过对与之搭配的“”“”的用法的探讨,并结合传世文献中“革”的含义及用法,认为“革”在花东卜辞中当表示割取兽皮并去毛的一种处置牺牲的方式或祭祀。此外,花东卜辞中还出现“皮”字,以往学者多认为“皮”用作地名或是第三人称代词,但在传世文献中,“皮”与“革”散文则通,对文则别,都可以表示剥解兽皮。结合卜辞内容来看,“革”“皮”二字用法也相同,均作祭祀动词,表示剥取兽皮。二为“黄类卜辞中甲卜兆方向的一种特殊现象”。传统看法认为龟腹甲上的卜兆兆枝都朝向千里路(中缝)分布,虽然刘一曼先生曾提到过殷墟之外的卜甲并不全然如此,以苗圃北地和花园庄南地的卜甲数据为例,其中能够看出钻凿灼情况的卜甲大部分钻、灼在凿的外侧,与中缝相背。但是,实际上在殷墟的黄类卜辞中,也存在中甲上卜兆兆枝背向千里路的现象。查检刻有卜辞的中甲共计11片,结合拓本上卜兆、卜辞中文字排列位置、中甲断边形式等信息,可以判断有7片中甲上有钻凿,并且卜兆兆枝背向中缝。4片可以判断出中甲上有以中缝为轴左右对称两个卜兆,其中一例《合集》37763为我院所藏殷墟甲骨,院藏号为新160250。黄类卜辞为王卜辞,大致时间在殷墟四期,即帝乙、帝辛时期,此时甲骨占卜的各个方面都已非常程序化。因此,这种中甲兆枝背向中缝的现象应是黄类卜辞的特点,是占卜者有意为之。报告完成后,郑州大学刘风华副教授进行了评议,肯定了报告的内容和结论,提出可以扩大第二则研究范围,将西周甲骨及其他殷墟卜辞通盘考察,进行比较研究。


  韩宇娇还对贵州大学杨林洁同学的《安顺宁谷木牍新释》一文进行了评议。


  闭幕式由贵州大学闫凡平副教授主持,第一组代表桂珍明与第二组代表刘力耘进行了总结发言,西北大学田旭东教授致闭幕词。大家一致认为此次论坛研讨十分成功,循环评议的方式大大促进了学术的交流和深入,论坛为从事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学者提供了极好的平台,期待明年第三届的召开,届时再次相聚。

问题反馈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