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虹博士介绍西藏阿里石窟概况

时间:2016-04-27

  2016年2月25日下午,故宫研究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邀请宫廷部张长虹博士在宫廷部会议室作了题为《阿里石窟概况简要介绍》的专题讲座,宫廷部20余人到场参加。
  张长虹博士200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0-2015年,在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工作,2016年1月调任故宫博物院宫廷部。主要研究领域为西藏考古与藏传佛教艺术史研究。她在讲座中分享了自己的实地调查体验和学术心得。
  西藏阿里地区文化历史悠久,在西藏宗教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张长虹博士首先向大家介绍了阿里的地理、历史概况。
  公元9世纪40年代,吐蕃王朝崩溃,吐蕃王室后裔吉德尼玛衮西逃至阿里地区,在当地贵族的帮助下建立地方政权,后又将阿里地区分成三个势力范围,分封给他的儿子们,号称“阿里三围”,所辖区域大体相当于吐蕃强盛时期广袤的藏区西部地域,包括今西藏阿里地区、印度西北部喜马偕尔邦地区、拉达克、巴尔蒂斯坦、吉尔吉特以及尼泊尔的多波和穆斯塘等地,远远大于今天我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这一行政概念所辖范围。在汉文史籍中,唐代时阿里被称为“羊同”、“杨童”等,元代称为“纳里速古鲁孙”,明代称为“俄力思”,直到清代方称为“阿里”。
  阿里是西藏佛教复兴的重要基地之一,公元11世纪时,在王室喇嘛“拉喇嘛”益西沃、大译师仁钦桑布、益西沃的继任者们古格王拉尊绛曲沃等的大力努力下,佛教在西藏西部地区再次复兴,史称“上路弘法”。从这一时期起,至17世纪30年代古格王朝灭亡,佛教在阿里地区一直延绵传承,并且留下了大量的佛教考古遗存。
  张博士介绍了阿里地区石窟调查的发展历史。西方人自17世纪开始对阿里地区的石窟进行探索,近些年,西方学者对境外的石窟研究,也逐渐丰富了对西藏西部艺术遗存的认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开始注重西藏西部地区的考古工作,对以古格故城遗址札布让为中心的象泉河流域等地开展了数次规模不等的调查,发布了相应研究成果。这些年,活跃在西藏西部的研究机构包括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团队也即将深入到西藏西部进行调查研究工作。
  接着按照年代顺序,张长虹博士介绍了阿里各个时段的代表性石窟。目前发现的阿里地区的石窟主要分布在札达县象泉河流域,她根据石窟的题材,大致将这些石窟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为11-12世纪,代表石窟为皮央79号窟、聂拉康石窟、卡俄普石窟、东嘎1、2、3号窟。张博士认为,早期石窟的第一个发展阶段为11世纪上半叶,代表性石窟有皮央79号窟,主要题材为三部塑像组合和壁画相结合的形式。其后进入所谓的曼荼罗时期,壁画题材以各种曼荼罗为主,尤其流行金刚界曼荼罗、净除恶趣清净曼荼罗和法界语自在文殊曼荼罗。在风格方面,早期石窟表现出了明显的克什米尔风格的影响,以及来自中亚的影响。    
  中期为13-14世纪,代表石窟有帕尔嘎尔布石窟、邦察石窟和额钦石窟。中期的石窟壁画在题材方面发生了变化,曼荼罗不再是石窟的主要题材,上师像、药师八佛等尊神成为壁画主要题材;艺术风格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以尼泊尔艺术风格为主。
  晚期约为15-16世纪,包括查宗贡巴、帕尔宗石窟、皮央32、351窟。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是西藏艺术的第二次黄金时期,各教派都在阿里留有石窟遗迹,绘制的是各派尊奉的祖师、本尊、曼荼罗等题材,亦有对于早期古风的回忆,早期的风格和题材都不时改头换面重新出现。汉地艺术的影响在这一时期明晰可辨,皮央32、351号窟中出现了龙、凤、云等明显的汉地风格装饰。张博士认为,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名词可以概括这一时期的特征,或许图齐提出的“古格流派”指的即是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
  阿里地区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大部分石窟均位于地势险要的山崖上,进出十分困难,给考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隐患(图5、图6)。张长虹博士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对阿里地区石窟进行了专业的实地考察,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图片。通过这些图片,张长虹博士详细的介绍了阿里代表性石窟的题材、艺术特征及风格变化,提出了当前对阿里石窟进行考察研究的工作重点及难点,分享了多年的工作心得和成果,宫廷部各位同仁纷纷表示收获良多。TAG标签耗时:0.033906936645508 秒

关键词: 故宫研究院 藏传佛教 博士 考古学 曼荼罗 法界 文殊 古风
问题反馈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

张长虹博士

张长虹博士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