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出版社召开2011年选题研讨会
紫禁城出版社召开2011年选题研讨会
紫禁城出版社召开2011年选题研讨会
时间:2011-02-14

  1月19日,紫禁城出版社召开2011年选题研讨会,全体院领导与各部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王亚民副院长主持,赵国英总编辑首先介绍了出版社2010年取得的成绩及2011年选题规划情况。2010年,紫禁城出版社主要有四个变化:一是通过员工素质培训及郑院长在培训班上的讲话,员工对出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识进一步加深;二是驾驭大型图书的能力逐步增强;三是市场占有率呈上升的趋势,故宫经典、技法精讲系列图书销售很快;四是宫廷历史类图书成长较快,弥补了此前的不足。2011年,出版社自主策划的项目共计167种,拓展了书画类、学术鉴定研究、玉文化研究、宫廷历史、文化旅游等丛书的范围,作者群也不断增加。
  郑欣淼院长就出版社最近几年的变化进行了概括,郑院长在讲话中指出:出版社在工作中,不断找准定位,“立足故宫,放眼整个文化遗产领域”;依靠自己力量的同时,寻找社会合作,多渠道出书;随着作者队伍的扩大,海内外影响力也扩大了;出版社在注重出版数量的同时,突出重点,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色,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借出版社改制之机,回馈故宫,与市场要求相契合。最后,郑欣淼院长指出,故宫与出版社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开的关系,出版社不能离开故宫发展,同时故宫也不能离开出版社,希望各部门专家多关心出版社的发展。
  随后,各业务部门领导、专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纷纷表达了对故宫出版事业和出版社的支持,并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院领导们则分别从做好宣传工作、树立学术品牌、扩大系列图书及电子书的出版、拓宽选题范围等方面作了总结发言,希望出版社创造更好的成绩。
  会议进一步完善了2011年选题计划,对于出版社肩负起故宫出版的历史使命,发掘故宫文化底蕴,形成“故宫出版”在全国的品牌效应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丛书

丛书

是把两部以上的书合在一起出版,再统命以新书名的书。按所包括的书之性质划分,又可以分为几种类型。我国古籍中常用的分类法是把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一部丛书所收子目书包含其中两个部类以上的称为汇编丛书,如《四部丛刊》;子目书都是属于一个部类的,称类编丛书,如《二十四史》,24种书都是属于史部的,如《二十二子》,22种书都是属于子部的;所收子目书都是一个人著的称自著丛书,如《曹月川先生遗书》;所收的子目书的著者都是某一个地方的,或内容都是关于某一地方的,称郡邑丛书,如《辽海丛书》。中国的丛书始创于南宋,俞鼎孙、俞经的《儒学警语》是最早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