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参与主办第三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
我院参与主办第三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
我院参与主办第三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
时间:2006-10-13
  2006年10月13—17日,由故宫博物院、首都师范大学、法国国家科学院和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联合主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协办的“汉藏佛教美术研究:第三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Sino-Tibetan Buddhist Art Studies: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ibetan Archaeology
and Arts)”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召开。来自故宫博物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博物馆、四川大学等多家国内单位以及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奥地利、瑞士、韩国、日本等国家的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开幕式上,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和首都师范大学校长许祥源先后致辞。英国伦敦大学的Roderick Whitfield(韦陀)、日本爱知大学的Tachikawa(立川武藏)、中国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的张建林和美国堪萨斯大学的Marsha Haufler(玛莎·霍夫勒)分别以“Mahakala and Hevajra(大黑天与大悲空金刚)”、“A Version of the Ngor Mandala Collection(俄寺曼荼罗全集的版本)”、“西藏西部古代岩画与其他古代遗迹的关系”和“Mid-Ming Sino-Tibetan Thangkas in Western Collections(西方收藏的明朝中期的汉藏唐卡)”为题作了主题发言。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和论文提要65篇,内容涉及“故宫与藏传佛教文物“、“汉藏佛教美术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中国内地遗存的藏传佛教文物和遗址”、“藏族地区特别是卫藏和阿里地区近年的考古发掘”、“具有汉藏艺术风格的佛教艺术品”等议题。与会代表分为两组,就这些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闭幕式上,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盛赞此次学术讨论会的成功举办,并与各位代表约定下一届会议再见。
  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参观了在故宫博物院延禧宫举办的“清宫廷罗汉画展”和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西藏文化展”等展览。

唐卡

亦称布画,是西藏特有的艺术作品。可以彩画、刺绣、堆绫等多种艺术手法创作。彩画作品使用矿、植物颜料,调以动物胶、牛胆汁等,以保持色泽鲜艳,久不褪色。作品四周镶以锦边,上下贯以木轴,以便于悬挂供奉和宣讲。题材有佛、菩萨、佛母、护法金刚、高僧、祖师传记等,现代作品也有反映民间风俗者。其形式一般为方形,尺寸小至一尺,大至一丈或几丈见方。

大黑天

音译称摩诃迦罗、莫诃哥罗、嘛哈噶拉等,为大自在天的化身,是藏传佛教中著名的护法神之一,民间亦将其视为战神、施福之神,在西藏极受尊崇。

曼荼罗

又作曼陀罗、曼吒罗、满荼罗等。意为坛、坛场,轮圆具足,聚集。印度修密法时,为防止魔众侵入,而划圆形、方形之区域,或建立土坛,有时也有上面画佛、菩萨像,事毕像废;故一般以区划圆形或方形之地域,称为曼荼罗。

卫藏

旧时西藏地区的别称。西藏旧分阿里、藏(后藏)、卫(前藏)、康(喀木)四部。卫藏指前后藏,即元明乌思藏、乌思,清代译作卫藏。有时又合称阿里、藏两部为藏,卫、康两部为卫,故总称西藏全境为卫藏。

藏传佛教

中国佛教两大派系之一,形成于藏族地区,发展、传播于藏、蒙、土、裕固、纳西等少数民族地区,是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佛教。 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松赞干布、赤松德赞等几代赞普支持佛教,翻译佛经,创建桑耶寺,佛教有了初步发展。 9世纪中叶,朗达玛上台兴苯灭佛,佛教受到毁灭性打击。10世纪后期佛教又从阿里和多康地区复兴,根据不同的佛法传承,形成宁玛、噶丹、萨迦、噶举等众多教派。元朝以后,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在中央政府扶持下曾先后取得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统治权。藏传佛教中有由《丹珠尔》、《甘珠尔》两部分组成的藏文《大藏经》,其寺院组织严密,学经制度健全,修行上“显密并重”。以无上瑜伽部密法为最高最深之法。

罗汉

梵文Arhat的音译阿罗汉之简称。又译为“应真”,或又称“尊者”,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小乘教修行的最高果位。罗汉受佛之嘱,常住世间,守护佛法,“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 罗汉像最初是依照佛教经典所造,侍立在释迦两侧的比丘(和尚)像,即阿难、迦叶。后又创造出十六、十八和五百罗汉像,有木雕、泥塑、石刻,以及铜和铁的金属铸造,也见于绘画和织绣。 南朝梁天监时画家张僧繇曾画十六罗汉,见《宣和画谱》。自唐初玄奘译出《法住记》,十六和十八罗汉像逐渐盛行。传唐代卢楞伽画有十六应真,五代贯休和张玄都曾画十八罗汉像。杭州烟霞洞五代时有十六罗汉像,经宋人添加了神僧和布袋和尚(俗称大肚弥勒)。寺庙中也盛行十八罗汉像的供奉。

延禧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