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考古通论》

  沙漠考古,属于考古科学中的特殊考古学。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首夏鼐、王仲殊《考古学》的划分,“使用特殊考古学这一名称,是为了与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田野考古学等考古学的主要分支相区别”。特殊考古学“有的是按照研究对象不同而分的”,“有的是按所用手段和方法不同而分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第17页,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86年)。沙漠考古,是按照特殊的研究对象划分的考古学分支。
  景爱《沙漠考古通论》一书,是紫禁城出版社“中国考古文物通论”丛书中的一种。这套丛书由总编辑孙关根首倡,选题策划初衷,是面对本世纪初近代考古学进入中国学术界以来的重要成就,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考古发现的丰硕成果,面对新时期特别是近10年以来学术繁荣的交叉与创新,选择不同层次的专题,约请方家,力争尽可能系统地给予总结式的论述。《沙漠考古通论》追随著名学者侯仁之、俞伟超60年代开创的沙漠考古方向,草创了特殊考古学的这一分支。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书体现了这套丛书的选题意图。
  这部著作的第一个显著特点,是系统阐述了沙漠考古的目的、方法与科学地位。在第一至第四章,分别论述了沙漠考古的缘起、宗旨、方法与科学意义,集中完成了这个任务。作者指出,沙漠考古“是以考古学的手段,去研究沙漠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第42页)。由于特殊的对象和特殊的目的,沙漠考古以野外考察为基础。与一般考古学一致,地层学和类型学是沙漠考古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同时,沙漠考古由研究对象的自然属性所决定,与自然科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地质学、沙漠学、气象学、水文学、生物学、土壤学、地理学、森林学、生态学等等自然科学门类,都与沙漠考古密切相关,从而形成沙漠考古与一般田野考古的区别。此外,沙漠考古扩大了传统考古学的范围,为科学地认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开辟了新的途径。
  这部著作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是在沙漠考古的科学意义中,再次强调论述了关于土地沙漠化二重性的观点。这一认识在科学界是逐步产生的。沙漠化是土地荒漠化中的一种主要现象。由于自然环境的退化,荒漠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在全球,沙漠化土地约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42%,比占居第一位的由流水侵蚀造成的荒漠化土地面积仅少约3个百分点。最初,在本世纪60-70年代,沙漠化是作为自然过程而摆在自然科学家面前的问题。80年代,开始有科学家意识到沙漠化的原因与人类活动有关。1983年,朱震达、刘恕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的《沙漠化》辞条中说:“产生沙漠化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干旱(基本条件)、地表形成的松散砂质沉积物(物质基础)、大风的吹扬(动力)等;人为因素有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柴和不合理地利用水资源等。”此后,有一种远见卓识指出,应该摆脱把沙漠化看成是自然过程的局限,在“研究人类行为、动机及价值的专家”参与下,把沙漠化当作“人类过程”进行社会科学定义。“需要寻求一种综合的方法,使沙漠化定义包括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第33页)。从自然科学的垄断性研究到社会科学的参与,这就是从自然科学领域土地荒漠化问题到社会科学领域产生沙漠考古成就的一个关键的转折性起点。1992年,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明确断定,“由于人类引起的环境退化及相关的社会经济下降过程被认为是荒漠化”。这里的荒漠化毫无疑问包含了土地的沙漠化。在中国,沙漠考古的形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60年代侯仁之先生对乌兰布和沙漠汉代垦区和地理环境变迁的考察,一个是大约同时开始的中国北方防治沙漠化的现实社会生活需要。前者为沙漠考古开辟出学术的发展方向,后者为这一新的学科分支提供了社会现实对学术发展的支持。在此基础之上,1996年,景爱在《中国北方沙漠化的原因与对策》一书的第六章《结语》中首次提出了他的沙漠化二重性观点。他认为,“土地沙漠化,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的结果”(《中国北方沙漠化的原因与对策》,第164页,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这种认识显然要比1983年朱震达、刘恕对沙漠化产生原因的解释更加强调沙漠化的“社会过程”属性。此论一出,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积极关注。这次景爱在他的新书中不仅再次强调这一观点,并且进一步展开说,关于沙漠化二重性“论述最关键的一句,是明确指出沙漠化‘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的结果’。在历史时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活动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自然则处于被动地位,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日益加大。自然因素只是为沙漠化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人类活动则是导致沙漠化产生的决定性因素”(第34页)。从研究对象的自然过程属性到凸现这同一对象的人类过程属性,这就是沙漠考古给我们开辟出的新视野。只有在多学科、跨学科交叉与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这才有条件成为现实。
  这部著作的第三个显著特点,是详细论述了在以耕垦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人类社会行为与动机的影响下,中国北方历史时期沙漠化的过程。是书第五至十二章,分别考证并详述了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自东向西的呼伦贝尔沙漠、科尔沁沙漠、乌兰布和沙漠、鄂尔多斯沙漠、沙坡头地区沙漠、额济纳沙漠、河西走廊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八个地区自地质时期到历史时期的生态环境变化,重点论证了在历史时期中人类活动的影响给环境带来的自然条件恶化。作者以详实的史料和细致的分析,详细说明了上述地区的生态环境从草木繁茂逐渐演变为流沙肆虐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论证严谨,说服力强。第二部分的八章,实际上是景爱前书第三章《中国北方沙漠化的过程》的扩展。史念海先生在为景爱新书所作的评论中说:“我读过《沙漠考古通论》以后,发现此书实是《中国北方沙漠化的原因与对策》的续篇。《中国北方沙漠化的原因与对策》侧重于论证,重点是论证沙漠化的二重性和防治沙漠化的对策。关于中国北方沙漠的过程,只用了一章的篇幅加以简要的论述。《沙漠考古通论》详细论述了历史时期中国北方沙漠化的过程和影响,利用了大量的考古资料,这些材料十分确凿,读过以后,会发现沙漠化二重性论断的提出是有充分根据的,令人心悦诚服。”(《光明日报》2000年9月7日)
  当然,这部著作也有不足,主要是全书缺少对第二部分总结性的章节。打开地图,可以一目了然,中国的沙漠不只作者论证的东北、华北、西北自东向西的这八个地区。这八个地区的气候条件,除少数或局部属半湿润区以外,大多数是干旱区、半干旱区或者极端干旱区。这些地区的沙源,除少数属客沙外,有的是脆弱的植被丧失后地表的固定或半固定沙丘活跃起来,有的是地下的古风成沙暴露出来借风扬尘。在耕垦、气候、植被、地质条件和水资源使用的诸多因素中,虽然作者已经明确指出,“屯田垦种会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导致风蚀作用的发生,引起沙漠化的出现。越是农业开发早的地方,后果也就愈加严重”(第271页),但总感尚需进一步归纳。特别是,这些地区多为农耕文明与游牧生活方式的交接处,也是自两汉以来北方民族融合的主要地区,这种农耕文明的扩展与民族融合同沙漠化是什么关系呢?如果作者能够从容总结,实属更上层楼之举。而且,对于作者论及的人类社会的行为与动机,需要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具体环境下分析。“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古人的生存需求、对自然的索取与认识程度,需要我们客观地认识。导致沙漠化产生的决定性因素――人类活动,既是不同民族的,又是不同生产方式和水平的。秦直道的大多数地段在唐代甚至降及近代仍然起着沟通关中地区与河西、漠北地区经济交流的作用。明代对河西走廊的开发在农田、水利、畜牧、交通各方面均各有成就。故而,当不必一概而论说。
  (《沙漠考古通论》,景爱著,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出版)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