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培基
易培基
易培基
  易培基(1880—1937年),中国教育家,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字寅村,号鹿山,湖南长沙人。早年毕业于武昌方言学堂,曾留学日本。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1913年后,先后在湖南高等师范学堂、长沙师范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任教。1919年参加驱张(敬尧)运动,被推选为商学界代表。1920年6月后,先后被任命为湖南省公署秘书长兼教育学政委员会委员长、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湖南省立图书馆馆长。1922年到广州,任孙中山先生顾问、广东大学教授。1923年曾任湘军总司令部秘书长。1924年任孙中山驻北京全权代表,后入黄郛内阁教育部总长,“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及所属图书博物馆筹备会主任。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任理事兼古物馆馆长,同时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1926年受到北洋政府通缉,翌年被迫离京,经沪返回长沙,1927年 9月任上海劳动大学校长。1928年北伐战争结束,奉命接收故宫博物院。次年2月任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1931年后又兼古物馆馆长。1932年以“盗卖故宫文物”的莫须有罪名受到弹劾,辞去院长职务,避居上海。1937年9月在上海病逝。
  任职故宫期间,设立古物、图书、文献三馆及各种专门委员会,延聘著名专家、学者到院工作,进一步整理、划分院藏文物与非文物,开辟各种专题陈列室,整修古建筑,兴建书画新库,创办印刷所,编印期刊图书,筹划院藏珍贵文物避敌南迁等,为故宫博物院各项业务走向正轨,取得较大发展作出了贡献,是故宫博物院建院初期的鼎盛阶段。通经史、小学,旁及金石文字。积极推行教育改革,广泛吸收进步教员,提倡男女同校。撰有《三国志补注》等。书作散漫清奇,别具新意。
关键词: 学政 内阁

学政

亦称督学,俗称大宗师。清初沿明制,于各省设督学道,凡由翰林科道出身任用者为学院,由部属等官任用者为学道。雍正四年(1726年)规定各省督学俱改为学院,称提督某省学政,属于钦差之官,例以翰林侍读、侍讲、编修、检讨、各部侍郎、京堂及科道等官有进士出身者充之,各带原衔品级。掌一省之学校、教习及教育行政、考试诸事。三年任满更代。

内阁

明代始设的中央机关。清代内阁系由关外时期的内三院所改,至康熙九年(1670年)始成定制,名义上是最高的权力机关,赞襄庶政,办理章疏等,但由于清代先后设立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等权力机关,大大削弱了其实际预政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