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龙友
  萧龙友(1870—1960年),本名方骏,字龙友,号“息翁”,晚年改号“不息翁”,四川省三台县人。生于1870年2月13日,1960年10月20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0岁。清末曾参加科举,早年自学中医,以中草药治疗霍乱,声名大振。1914年到北京,任内务部中医顾问等职。1928年弃官行医,以其精湛的医术被誉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1930年他与孔伯华联合创办了北平国医学院,任院长。
  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北京市中医师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科院生物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职。曾当选为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萧龙友先生于医学之外,熟读经史,喜好收藏文物。1961年萧龙友先生的子女萧瑾、萧璋、萧秾华、萧重华、萧民华遵照其遗嘱,将其所藏书画、碑帖、瓷器、古墨等140余件(套)文物捐赠故宫博物院。
关键词: 三台 北平

三台

外朝三大殿坐落在“土”字形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台高7-8m,为三重须弥座重叠构成,俗称“三台”。

北平

即今北京。辽代称燕京,后称南京。金代亦称燕京,后称中都。元代亦称燕京,后称大都。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征虏大将军兼右丞相徐达入元都,诏改大都路为北平府。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改称北京。清代沿用。辛亥革命后,于1928年6月改称北平。1949年9月北平改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