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东陵】
泰东陵在泰陵东北1.5公里处,埋葬着雍正皇帝的熹贵妃,即乾隆皇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太后(清世宗孝圣宪皇后)。
泰东陵占地面积56亩,是清西陵中规模最大、体系最完备的皇后陵。主要建筑有宝顶、宝城、方城、明楼、石祭台、三座门、隆恩殿、东西配殿、东西焚帛炉、隆恩门、东西班房、东西朝房、三孔石桥、神厨库、井亭、下马碑、七孔平桥等。如此规模的皇后陵,从乾隆二年(1737年)开始营建到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竣工,历时整整40年。乾隆皇帝对这一陵寝工程非常重视,曾亲临工地阅视进度与质量。乾隆四十二年正月,86岁高龄的孝圣宪皇太后薨逝。在奉安其梓宫的前两个月,乾隆曾连颁谕旨,对泰东陵未完工程及完工后又有破损之处派员抓紧维修,并令造办处赶铸铜鼎、铜鹤、铜鹿。泰东陵竣工后,乾隆皇帝非常满意,称之为“事速工坚,甚属可佳”。在营建泰东陵的同时,该陵寝的工部、礼部、内务府、八旗营房等陵寝机构亦陆续建造,有关房屋设施、人员编制也都有详细规定。
在奉安雍正皇帝于泰陵地宫时,办理泰陵事物的恒亲王弘晊、内大臣户部尚书海望曾提出:雍正皇帝的棺椁奉安地宫时应该仿照康熙奉安景陵地宫事例,将附葬地宫的后妃棺椁位置确定下来。然而,孝圣宪皇太后懿旨曰:“世宗宪皇帝奉安地宫,以永远肃静为是。若将来复行开动,揆以尊卑之义,于心实有未安。况我朝昭西陵、孝东陵成宪可遵,泰陵地宫不必预留分位。”乾隆皇帝以其母“坤德恭谨”、“圣虑周详”,恪敬尊奉懿旨,仿照昭西陵、孝东陵之例,为孝圣宪皇太后另卜吉壤,于泰陵东北方向另建新陵,名泰东陵。
泰东陵从营建至今依然保持着富丽庄严的气氛,隆恩殿内彩绘如初,陵寝内外保存下来的古松依然苍翠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