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位名。其名始于南朝末期。隋代以皇帝的伯叔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唐代以皇帝的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宋明各代一般因袭不改。清代宗室封爵的第一级称为和硕亲王,主要用以封皇子,蒙古贵族亦有封亲王者。
爵位名。其名始于南朝末期。隋代以皇帝的伯叔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唐代以皇帝的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宋明各代一般因袭不改。清代宗室封爵的第一级称为和硕亲王,主要用以封皇子,蒙古贵族亦有封亲王者。
指管理监督官盐发卖、盐引批验、盐课征收、私盐查禁等事务的官员。
商人凭票运销盐的制度。道光初年,循用旧制,各省行盐,由世袭的盐商运销,使盐业之利尽归盐商。盐商层层盘剥,各级官员藉盐商层层中饱,致使“浮费日增,成本日重,盐价日昂”,从而造成私盐盛行,盐税大减。道光十一年(1831年),两江总督陶澍奏准于淮北行票法。规定无论什么人,只要按章纳税,即可领票运盐,每票一张,运盐十引。票盐制革除了盐商垄断盐利之弊,国家则可收化私为官之益。
清制,地方盐政由总督或巡抚兼管。有盐务之地,专设都转盐运司或盐法道具体办理。两淮盐政管辖淮北、淮南盐政。雍正九年(1731年)始由两江总督兼行总理两淮盐务。
英文opium的音译,又称阿片。由草本植物罂粟果内乳汁干燥而成。主要成分为吗啡。药用有镇痛、止泻、止咳作用。吸食后易成瘾,可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
罂粟,又名御米。它的果实呈球形或椭圆形;里边的种子如米,小而多。它与石榴一样被人们喻为多子多福的象征。
清道光朝统治集团内主张放弃禁烟的派别。以太常寺卿许乃济为代表。道光十六年(1836年),许乃济上疏道光,主张仍用旧制,准外商将鸦片照药材纳税,为防白银外流,只准以货易货,禁文武员弁、士子兵丁吸食,民间贩卖吸食者一概勿论,宽内地民人栽种罂粟之禁。弛禁论提出后,得到部分官员直接或间接的支持,这些官员成为清统治集团中的弛禁派。
清道光朝统治集团内主张严厉禁止鸦片的派别。以鸿胪寺卿黄爵滋为代表。道光十八年(1838年),黄爵滋上疏道光,认为鸦片不是不能禁止,过去只是没有找到禁止的根本办法。鸦片长期禁而不止的根源何在呢?他说:“夫耗银之多,由于贩烟之盛,贩烟之盛,由于食烟之众。无吸食自无兴贩,鸦片自然不禁自绝。”他因此主张“今欲加重罪名,必须重治吸食。”他提出对吸食者给予一定的戒烟期限,在期限内仍不能戒烟,则“罪以死论”。两江总督陶澍、湖广总督林则徐等支持黄爵滋的主张,成为清统治集团中的严禁派。
官名,明代始设,清代以总督为地方最高长官,辖一省或二三省,总理军民要政,正二品,加尚书衔者为从一品。事实上,总督兼兵部尚书及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已成定例。另有管理河道及漕运事物者亦称总督。
林则徐(1785--1850年),清末政治家。字元抚,又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嘉庆进士。主张改革社会弊政,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在任东河河道总督和江苏巡抚时,关心民情,重视民生,奏请减赋赈灾,大力兴修水利。主张严禁鸦片,在湖广总督任上实力推行禁烟,成效卓著。道光十八年(1838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为了解外国情况,派人翻译西书西报,编成《四洲志》。采取得力措施,迫使外国鸦片烟商缴出鸦片230多万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积极筹备海防,倡办义勇,击退英军多次武装挑衅。鸦片战争爆发后,严密设防,坚决抵抗,使英军侵略阴谋无法得逞。受统治集团中投降派诬陷,被革职。后被派赴浙江,协助海防。旋被充军新疆,大力推行兴修水利、屯田。后起用为陕西巡抚,擢云贵总督。辞职回籍养病。道光三十年(1850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派往广西镇压农民起义,病死赴任途中。
明清印信之一。出现于明代初期。形为长方,阔边朱文。朱元璋在洪武年间为防止臣下私用印于空白证明,遂改用半印,以便拼合验对,取“关防严密”之意,故名之“关防”。清代沿用,八旗参领官及钦差、地方督、抚等官员使用,执掌者权重。
清太祖努尔哈赤后期以费英东、额亦都、何和礼、扈尔汉、安费扬古5人理政听讼,即参议军国大事,审理诉讼,史称此5人为五大臣。
周密(1232—1298年),字公谨,号草窗,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家藏法帖、名画颇多,精鉴赏,善为梅竹兰石,能书,工诗词。著有《齐东野语》、《思陵书画录》等。
即《江宁条约》。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道光二十二年 (1842年)八月二十九日,清政府派遣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签订。共13款。主要内容为:(1)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2)割让香港给英国;(3)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抽收进出口货的税率由中英共同议定,不得随意变更。由此,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即《中美五口贸易章程》。美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道光二十二年 (1844年)七月三日,美国专使顾盛强迫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望厦村签订。共34款,附有《海关税则》。规定美国享受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比《南京条约》规定的上述条款又有扩大。还规定准许美国人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楼,设立教堂、医院,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
即《中法五口贸易章程》。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10月24日法国专使剌萼尼与清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广州黄埔的法舰阿吉默特号上签订。共36款,附有《海关税则》。规定法国享受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还规定准许法国人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中国有保护教堂的义务。订约后,法国又强迫清政府取消了对天主教的禁令。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部,占地约350万平方米,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雍正、乾隆年间陆续扩建,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基本建成。嘉庆、道光、咸丰时有所增建,前后历时150余年,终于建成了一个包括140余所宫殿楼阁、100多处秀丽景致的宏伟的皇家园林。咸丰十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
新嗣皇帝为已逝皇帝所上牌位之号称庙号,一般开国之帝称“祖”,后世有德之帝称“宗”。
清西陵是清王朝入关后建立的第二组皇家陵墓群,位于北京以西140公里的河北省易县永宁山下,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它与河北省遵化县的清东陵分列北京左右,按“昭穆制度”安葬帝王。西陵陵圈周长200华里,内有雍正、嘉庆两朝皇帝、皇后、皇妃,道光皇帝、皇后,光绪皇帝、皇妃10座陵寝以及4座公主坟,共葬有76人。西陵墓群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反映出清代皇家陵寝的建筑规制。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